正文 第114章 朋友交義不交財(2 / 2)

的特點吧。遇到紅白喜事,作為朋友、親戚、同事,都要表表心意,尤其是朋友,隨著關係的遠近還會輕重有別。所以,朋友之間既然免不了這個“俗”,就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首先是不能超出自己的經濟承受水平,量入為出;其次要考慮到對方的經濟條件,因為中國人都知道這些人情禮都是要“還。”

的,禮送得太重就等於給朋友加上了包袱,這樣做也是很不合適的。

再有就是借錢。這個問題向來是很敏感的。朋友之間,往往是一方不好意思開口,另一方則不好意思拒絕。處理這個問題,作為借錢的一方,開口前要想到,能否想出別的辦法,比如向銀行貸款什麼的;對方的實力如何,借錢給自己是否有難處;

自己的償還能力怎麼樣,可以向對方承諾多長時間內一定還清。

(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否則就沒有下次的機會了)。而借錢出去的朋友,一旦朋友開了口,礙於麵子又不好拒絕,而除非真的是大款,否則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借錢給別人還真是比較為難,那麼,你就應該想好了:首先這個朋友是不是有信用,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道德約束,品質不好的人本身就不值得你為借不借錢給他而發愁;然後是自己的實力,是否真有這樣一筆閑錢,還是要從自己的開支中省出,如果是省出來的錢借給別人,就要問問自己願不願意,還要考慮家人的感受;還有,考慮對方的還錢能力是無可厚非的,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當然要花在刀刃上,有去無回的借錢是絕對不能忍受的。如果朋友已經犯過一次這樣的錯誤,絕對不要再給他第二次騙你的機會,借錢不還的人終歸是沒有信用,不值得一交的朋友。

應該肯定,給予朋友經濟上的幫助是應該的,也是無私的,不希圖對方報償的。但這隻是事情的一個方麵,另一個方麵,應該明白,幫助從來是相互的,即使被幫助的一方無力對等地給朋友以相應的幫助,但也要心中有數,記住“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古訓,當有機會對朋友的幫助進行報答時,一定要及時報答,使這種物質上的來往大體保持平衡。當在朋友之間已經和正在產生較大的經濟利益關係時,則不要忘記“好朋友還須明算賬”,采取適當的方法,互相尊重對方的權益,商妥處理相互的經濟利益關係,把權利、義務關係弄清楚。這樣做,看似無情,實則有義,“買是買,送是送”,可以避免許多無益而有害的糾紛,使友誼更加牢固。

每個人都想有好人緣,每個人都想有許多朋友,可好人緣不是靠吃吃喝喝、大撒金錢換來的……經濟上的互助隻是友誼的派生物。如果有人認為友誼是金錢上的互通有無,那麼他永遠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