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獨立能激發潛能(1 / 2)

獨立是什麼?獨立給人的感覺是孤單,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獨立似乎是一個人虛無縹緲地暢遊……似乎是一隻小鳥自己試著飛行去尋找食物,似乎是一隻鯉魚總是想躍過龍門,似乎是一隻小魚幻想遊遍整個大海。

我們小時候總是回家等飯吃,過著飯來張口的生活,長大了,就不得不親自回家弄飯吃……我們以前也沒有做過飯的經驗,但麵對生活,我們必須得自己試著做飯弄菜,如果做得不錯,誰都有了自己的拿手菜,客人來了,隨時準備露幾手。

獨立激發潛能,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

近代以來世界格局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離散群體的成就大於其母體。

海外華人約有6000多萬,但他們擁有的財富總值很有可能超過大陸近13億中國人,有人推算他們一年創造的產值,相當於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約五倍於中國大陸。

離散群體的這種優越表現當然令其母體民族有點尷尬,但同樣也是母體民族的驕傲。因為離散群體雖然遊離在外,但與母體文化總是若即若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他們的成功同樣也是其母體文化的成功,他們的經驗同樣也值得身在祖國故土的人們學習。

詩人、新加坡《新民日報》總編杜南發認為,離散族群的特點,就是移民觀念加上其他觀念的融合。紮根於馬來西亞的華人作家黎紫書說,馬來西亞年輕的華文作家在發現“斷奶”痛苦的同時,也發現打開視野吸收新的養分卻一點都不困難。“被遺棄族群”的悲哀,“孤兒”的心態,都逐漸淡化了,作為獨立完整個體的馬華文學正在形成。美籍華人作家嚴歌苓說,她從來不確認自己寫的是“移民小說”。她從中國到美國移居十多年,卻不能完全脫離母體。樣貌改變不了,本身文化的根須暴露在外,非常敏感,觸動了便會疼痛起來。然而,她也極其欣慰地宣告:離散是個美麗的狀態。她說,離散讓人的觸覺更敏銳,視覺更客觀,心靈鮮活得像孩子一樣,能夠完全打開,這對作家來說確是,“非常幸運”的。

台灣詩人、學者餘光中談論離散文學,則讓人體會不到絲毫的“離散”,因為他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母體!他曾經這樣說:“在此地,在國際的雞尾酒裏,我仍是一塊拒絕溶化的冰……”餘教授認為,語文是有民族性的,用中文寫出來,便是中華文學。就像德國文豪托馬斯·曼說的:“凡我到處,就是德國。”餘教授的看法是,吸收當地文化,組合形成當地文風,其實是民族文學拓展的一種過程。離散是一種文學狀態,民族離開固有社會,天才便往往得以發揮。所以從唐僧的時代開始,就產生了留學生文學,杜甫顛沛流離,產生了難民文學;蘇東坡下放,也產生了貶官文學。

作家賈平凹談起他寫作22年的甘苦說:“開始,稿子向全國四麵八方投寄,四麵八方退稿湧了回來。我心有些冷,恨過自己的命運,恨過編輯……夜裏常常一個人伴著孤燈呆坐。

後來,他發奮起來,將所有的退稿信都貼在牆上,以便抬頭低眼都能看到“自己的恥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