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成功的決定因素(2)(1 / 3)

其實,人的一生應該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這樣才能讓思維保持活躍,擁有清晰的思路,使靈感不至於成為無源之水。而保持一個開放的頭腦,開放的心靈,樂於汲取周邊有益於你的一切,就要不斷接受新的知識,去學習,這樣才能夠大膽創新、激發靈感。保持開放的頭腦也意味著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和不同的人相處。任何人都不應讓偏見和短視來封閉和束縛自己,隻有當你頭腦和心靈都保持開放,不斷地學習,不斷交朋友,路才會越走越寬,而自己也會變得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天比一天富有。

人們對比爾·蓋茨有著高度的評價,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個人財富榮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榜首。對於比爾·蓋茨來說,他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擁有一個開放式的頭腦,這也正是造就他成功和財富的人格特質之一,能說明這一點的最好例證就是微軟公司在網絡時代的戰略轉型。

在1995年時,微軟公司以操作係統和軟件雄霸個人計算機市場,而網絡的加入使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和全球經濟發生全麵性的變革,而比爾·蓋茨卻沒有及時地意識到這一點,幾乎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但由於他隨時保持對周圍世界的敏銳度,並及時聽取別人的意見,改變了自己的看法,適時調整了微軟公司接下來的經營策略。

當初,在網絡奇跡般地由個人通信搖身一變而成為全球性的通信與計算機媒介之時,微軟公司也擴張得十分迅速,銷售額較之前增長了兩倍,達到38億美元,員工也由1990年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萬人。但微軟公司的技術人員發現,全球互聯網可以讓你在網絡上輕鬆地顯示圖表和照片。更為重要的是,你隻需用鼠標在某個地方輕輕一點,就可以讓你在網絡窗口間跳來跳去。

和大多數的公司經營者一樣,當公司處於急速上升時,對於新鮮的事物總會不屑一顧,比爾·蓋茨當時也一樣。在他看來,全球互聯網不過是個普通的新鮮玩意兒罷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如果當時你們問我大多數電視廣告是否會在廣告內容中加入全球互聯網網址,我會放聲大笑。”

直至1995年,全球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開始讓微軟公司心生警惕:它已對微軟公司造成了威脅,已有約2000萬人不用微軟公司的軟件而沉迷於網絡。更糟的是,在太陽微係統公司所開發的一種新程序語言的推動下,全球信息網作為一種新式的“平台”正在崛起。這對Windows在個人計算機上的霸權地位,以及整個個人計算機時代都構成了威脅。

比爾·蓋茨終於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意義,並馬上開始了行動,他開始領導微軟公司全麵參與並爭取贏得這場網絡時代的軟件大戰。1996年2月份成立的網絡產品開發部門中,員工人數增加到了2500人,比爾·蓋茨說:“目前,網絡對我們來說最為重要,它將帶動一切,我們希望我們的軟件個個都是市場的主產品。”

微軟公司沒有在快速發展的信息行業沉沒得益於比爾·蓋茨的及時醒悟,而比爾·蓋茨正得益於他有一個開放式的頭腦。當網絡盛行時,他馬上認識到,網景公司成了全球互聯網的新統治者,他們推出的Netscape網絡瀏覽器至少占瀏覽器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二,於是抓緊采取了行動。可以設想,如果當時比爾·蓋茨固執己見,或者故步自封,那麼微軟公司可能真的會因網絡的挑戰而經營不善。比爾·蓋茨沒有給其他對手打敗他的機會,他根據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時調整了自己的領導思維。

對於經營者來說,在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中,沒有什麼比及時調整自己的戰略和思路更重要,而這需要擁有一個開放式的頭腦,任何墨守成規或固執己見的人都無法持續地獲得成功。

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這樣,因循守舊最終是沒有出路的。沒有創新,就意味著失敗;沒有思維的轉變,就意味著開始走下坡路。每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保持開放的頭腦,對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保持興趣和創新、挑戰的精神,而故步自封、因循守舊隻能使自己的道路越走越窄。

在世界船王丹尼爾·洛維洛的日本分公司裏,曾有一位油輪總設計師,他的名字叫山本穀美。當時,批量化生產已經開始在工業領域中嶄露頭角。然而,山本穀美仍然像當初他第一次建造油輪時那樣,按照傳統方法沒日沒夜地苦幹。公司其他管理人員也發現了這一點,對他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但是因循守舊的山本穀美根本聽不進去,而是固執地接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經過近一年的苦戰,丹尼爾·洛維洛油輪製造公司的第一艘油輪終於誕生了。這艘油輪有著高貴的樣式、豪華的裝飾、排水量也很大。但是,由於價格昂貴,加上長達一年的漫長製造和等待,公司沒有顧客上門。其他管理人員再次強烈要求山本穀美采用新的生產流程,改變經營思路,但山本穀美堅持認為油輪就應當是純手工製作。最後,丹尼爾·洛維洛隻好將山本穀美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