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做人要自強自立(2)(2 / 3)

從鄧亞萍人生發展的崎嶇道路中我們可以看出: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成才之路都是崎嶇坎坷且布滿荊棘的。雖然有成功的光環在前方召喚,但追求成功的過程卻是艱難的。好比在波濤中前行的航船,前方雖有光明的燈塔,但通往燈塔之路卻隨時會出現漩渦、暗礁,會有拋錨停船的時候,也會有船翻人落水的危險,但既然已認定目標,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就隻能勇往直前,絲毫不能退縮、動搖。

麵對命運的挑戰,我們要選擇做生活的強者,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在立誌成才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鄧亞萍有一段描述自己心理感受的話感人肺腑,她說:“我並不相信命。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裏。有人說我命好,為世界乒壇創造出了一個‘常勝將軍’的奇跡。我覺得,我可能天生就是打乒乓球的命,但上帝不會將冠軍的桂冠戴在一個未真誠付出汗水、淚水、心血和智慧的運動員身上,我自己滿身的傷病就是證明。體育運動之所以魅力無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充分展示人類不屈從命運、永不停息地向命運挑戰的精神。”

鄧亞萍熱愛乒乓球事業,認定自己就是“打乒乓球的命”,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未來就在這小小銀球上。她堅韌不拔地去追尋、去拚搏,終於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人生。

自立自強,永不服輸

自立自強、永不服輸,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在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裏,隻要你具備了這種品質,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李嘉誠就是這樣一個自立自強、永不服輸的人。當年,他一家為逃避戰亂輾轉來港,在戰火燃及香港、百業蕭條的情況下,他父親為了養家糊口,隻好拚命地工作。但禍不單行,由於長年勞累,再加上貧困、憂憤,他的父親不幸染上了肺病,終於在家庭最困難的時候病倒了。

身為長子的李嘉誠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拚命讀書。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讓生病的父親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慰藉。李嘉誠的父親也滿心期待兒子能夠學有所成、出人頭地。

為了給父親治病,李嘉誠一家每天兩頓稀粥,母親去集貿市場收集的菜葉子便是一家一天的“美食”。每天一放學,李嘉誠便匆匆趕到醫院,守護在父親的病床前,緊握住父親的手,向他彙報自己的成績。此刻,父親的臉上就會洋溢出寬慰的笑容。

然而,命運無情。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終於沒能熬過194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走完了坎坷的一生,離開了這動蕩紛亂的世界。他沒有給李嘉誠留下一文錢,相反,還給李嘉誠留下了一副家庭的重擔。

臨終前,李雲經哽咽著對兒子說:“阿誠,這個家從此就隻有依靠你了,你要把它維持下去!”

此外,李雲經深知未成年的兒子更需要依靠親友的幫助,同時又不希望兒子抱有太重的依賴心理,便留下“貧窮誌不移”,“做人須有骨氣”,“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之類的遺言,讓他牢記在心。

對於父親的熏陶和遺訓,對於父親的一片苦心,李嘉誠永生不忘,時刻銘記在心,並伴隨他度過一生的風風雨雨,使他終身受益無窮。李雲經在貧窮中辭世,卻給兒子留下珍貴的精神遺產——如何做人。這一年,李嘉誠14歲,剛剛讀完初中二年級。

數十年後,每當李嘉誠回憶起父親生病不求醫、省下藥錢供自己讀書,母親縫補漿洗、含辛茹苦維持一家人生計時,總是黯然神傷,並產生一種“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傷痛之情。

14歲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嗬護疼愛、充滿夢幻的時代。但因父親辭世,弟妹尚幼,為了生存,母親設法批發一些塑料花去賣,每天隻能賺到幾角錢,根本無法養活一家五口。加上經曆時局動蕩,世態炎涼,這些都促使了李嘉誠的早熟。

李嘉誠是家中的長子,對母親非常孝順,覺得自己應該放棄學業,幫助母親承擔家庭生活的重負。這對於一個14歲的少年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的現實。盡管舅父莊靜庵表示願意資助李嘉誠完成中學學業,接濟李嘉誠一家,但李嘉誠仍打算中止學業,遵照父親的遺願,謀生賺錢,支撐起這個家庭。舅父未表示異議,他說,他也是讀完私塾,10歲出頭就遠離家鄉父母,去廣州闖蕩打天下的。原本,外甥李嘉誠進舅父的公司順理成章,但莊靜庵未開這個口,舅父的意思李嘉誠心知肚明,他今後必須靠自己,獨立謀生。

商業社會的冷酷無情對一個少年來說是一種災難,但它也催人早熟,也許正因為這樣,才迫使少年李嘉誠丟掉幻想,把自己逼上了獨立謀生的道路,從此開始自我奮鬥,由一個地位低下的打工仔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成熟、成功和輝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