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培養一個有愛心的孩子(1)(2 / 3)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種美德在一些獨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現。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裏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

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係,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裏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在學校裏,才有可能做到關心老師、同學。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培養孩子尊敬父母品德。

1.重視對孩子進行“親情教育”

親情看似平凡,其實孕育著偉大,有親情的孩子既能愛父母,也能愛他人。家教中,父母應先重視包括親情在內的德育教育。當父親的要教育孩子愛母親,作母親的也要教育孩子愛父親。孩子重了“親情”,自然就會有顆愛心和孝心。

2.要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係

“合理的長幼有別”與封建家長製、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謂“合理”,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包括子女)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尤其是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一定要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按他們合理的意願辦事。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總要有人當家長,來“領導”家庭,管理指導家庭全體成員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者,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現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家長卻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這就為孩子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談不上培養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裏逞強胡鬧。

3.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隻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裏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好,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裏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4.從一些小事入手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關心家長健康方麵: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5.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

有些家長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隻要多在孩子身上投入金錢,孩子在心裏就會深深地記住父母為他的投入,長大以後,也就必然心懷感激之情,會很好地孝敬父母。但是,事實上卻恰恰相反。許多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事實證實,從小就飽受父母溺愛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從父母身上所得的一切是應該的,而且會養成一種“一切需求從父母身上尋求滿足”的觀念與習慣。這部分孩子常說的一句最沒有誌氣的話就是:你們既然生了我,就應該養著我——父母一旦由於經濟實力或其他能力達不到,而不能滿足孩子需求的時候,孩子就會埋怨父母沒本事(而不是埋怨自己沒本事),甚至會怨恨父母沒能給自己提供一個完美的外界環境,“讓自己在世上受苦”。麵對這樣“不懂事、沒良心”的孩子,父母必然感到自己多年的養育之恩付之東流,必然對孩子不滿意,於是,兩代人之間必然會產生尖銳的矛盾。當父母的如果反思一下,為什麼會走到了今天這一步?其結論不言自明:家長隻是培養了孩子高消費的欲望,而沒有培養孩子獲得高收入所需的意誌,沒有教會孩子獲得高收入的本領。孩子低下的謀生能力無法滿足其高高的消費需求,必然導致孩子怨恨父母,甚至怨恨社會。還有一部分父母為了讓孩子少受苦,因此總想替代孩子做一切事情。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缺乏自立於社會的精神與能力,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用頑強的意誌、刻苦的努力去戰勝困難,而首先想到去求助於父母。同樣,孩子的要求一旦得不到父母的滿足,孩子也必然會埋怨父母。由此可見,在今天,要想讓孩子真正能夠做到尊敬父母,當父母的必須注意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讓孩子盡早地學會自己料理自己,這樣經過生活磨練的孩子,長大後便會具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性,懂得生活的艱辛,能更具有愛心,兩代人的關係才會親密融洽,家庭才會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