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是老百姓一年當中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川州這座小城也不例外。川州年貨大集上到處都是拎著大包小包購買年貨的行人,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容滿麵,仿佛過年的愉快心情從心裏溢出來流淌到了全身每一個器官。
年三十的上午,白一城母親和未過門的兒媳婦趙一帆趕到了熱鬧的大集購置年貨。此時,街道上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有的還掛著紅通通的大燈籠。白一城母親為兒子和兒媳婦精心挑選著年貨,趙一帆一個勁兒的勸阻,一個多小時下來,兩個拎包已經是滿滿當當。白一城母親還要繼續采購一圈,趙一帆見商販開始收拾攤位回家過年,便拉拽著白一城母親,打了一輛出租車就趕回家中。
中午,白一城和父親已經把對聯貼的差不多,母親一邊燒火做飯,一邊說道:“逛大集買的年貨都是一帆拿的錢。”
趙一帆吃著紅富士,客氣道:“阿姨,你客氣什麼啊,也沒幾個錢兒,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白一城母親道:“一帆這孩子真會說話,就是中聽!”
白一城父親貼完對聯,一邊洗手一邊埋怨道:“怎麼能讓孩子拿錢呢!孩子們大老遠回家過年,咱們當老人的高興還不來及呢,不能讓孩子破費,一共多少錢?趕緊把錢給一帆!”
白一城母親道:“一帆這孩子用手機付的錢,我根本搶不過啊!你說現在這科技真發達,手機比劃兩下子錢就跑到另外一個賬戶裏了,這新式手機功能就是多。”
趙一帆道:“一共沒多少錢,給我我也不要。”
除夕夜前夕,大街小巷開始張燈結彩,來來往往的人群總是歡騰笑語。白一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一首《時間都去哪了》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白一城父親自言自語道:“這歌唱的真好,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柴米油鹽過了半輩子,轉眼就隻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趙一帆聽著歌曲,默默流下了淚滴。白一城坐在旁邊吃著瓜子,他知道趙一帆一定是想起了病故的母親。這時,窗外一個禮花竄上夜空,“嘭”的一聲炸開了,星空頓時五彩斑斕,煞是好看。
“走,咱們也去放禮炮!”白一城說完便起身準備出門,二位老人也開始到廚房包餃子。
白一城蹲在禮花前喊道:“開點了啊?”
“趕緊得,太冷了!”趙一帆穿著一身厚厚的白色羽絨服,頭上帶著時尚的棉帽,手上還帶著保暖加絨手套。
“嘭”的一聲震響,煙花騰空而起,在夜空中綻放開五顏六色的的煙花,瞬間,夜空如晝,然後煙花如天雨散花般從天而落。白一城陸續點燃了其他禮炮和煙花,一會兒的工夫,天空的煙花形態各異,精彩紛呈,有的像金色的銀蛇,有的像怒放的金菊,有的像飛舞的彩蝶...…
伴隨著禮花的綻放,白一城點燃了一掛長鞭,“劈裏啪啦”整個院子熱鬧非凡,炫麗多彩。
趙一帆鼻子尖兒凍得緋紅,不自主的尖叫起來:“好漂亮哇!”
白一城來到趙一帆身旁,用結實有力的臂膀摟住了趙一帆的肩頭,說道:“傷心的往事都已經被鞭炮和禮花帶走了。咱們不問傷疤,隻看煙花,新的一年一定會越來越好!”
“好,不問傷疤,隻看煙花!”趙一帆依偎在了白一城肩頭,然後抬頭望著夜空中綻放的煙花。
大年三十,辭舊迎新是中國老百姓的風俗,除夕的年夜飯當然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嚐著美酒佳肴,其樂融融。年夜飯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著來年交好運,白一城母親忙著在廚房煮餃子,趙一帆和白一城便忙著端餃子,一會兒工夫,桌子上便擺上了剛出鍋熱氣騰騰的水餃。
“吃餃子嘍!”白一城喊了一句,然後呲溜一下坐到了桌前。
“你啊,跟小時候一模一樣,一說吃餃子,比誰都來勁!”白一城母親說完,趕緊招呼趙一帆上飯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