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試牛刀(1 / 1)

待眾人退下之後,太子張洛庭向顯武皇帝稟明了一切。

顯武皇帝頓了半刻說道:“其實,這件事說來也簡單。皇兒主要是擔心此事公諸於世,定會使你不得不娶了薛楚楚,否則世人皆會嘲笑我大蜀皇室是違背誓言約定的小人行徑。而且,此舉必造成與南漢毀婚,使得蜀漢結仇,南漢必興兵報複。這樣一來,後周會威脅我北方。統一大業勢必受挫。所以,你必須與南漢公主劉鴛影成婚,好促成蜀漢結盟。至於薛楚楚嗎,寡人會派人處理。好了,你放心吧。”

“是,父皇,兒臣告退。”

洛庭回到東宮後,想了又想,還是覺得不妥。他擔心皇上會派人解決掉薛楚楚一家。於是命下人把安於赫召來,等安於赫到來之後,吩咐他帶人前往汴梁,暗中保護薛楚楚一家。

話分兩頭,此時顯武皇帝最關心的應該是統一大業。而要想統一,最大的事情就是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而強大的軍隊的建立需要大筆資金和人力資源。擴張領土,奪取一些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和物產豐富的地區是很有必要的。

現在,蜀國的政治環境相當的好。西麵吐蕃各部忙於互相廝殺;南麵大理段氏各王忙於爭奪皇位;東麵與東南分別是馬楚與南漢,都是盟國。各國中實力最強的後周與南唐又因為淮南之地交惡。

在看國內,蜀地天府之國,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在顯武皇帝在位十餘年間,勵精圖治,經濟飛速發展;休養生息,使百姓免於戰火襲擾;招才納賢,蜀國人才濟濟。

可以說,蜀國已經具備逐鹿中原的實力。

一日,顯武皇帝召來幾位軍機大臣商議。大家各抒己見,提出了多個方案。

有人建議蜀國趁大理奪位之機,揮師南下踏平大理,建立西南根據地,再圖中原。

有人卻認為,應與楚國聯合,傾全國之力滅掉南唐,進而統一南方,為日後北上統一中國奠定基礎。

也有人認為,當下蜀國雖強,但並非有實力統一天下,今天下分有十國之多,即使傾全國之力滅掉數國,但實力必有損傷,他國有趁虛而入的可能,不如靜觀其變,收漁翁之利。

事實上,群臣不知,顯武皇帝早有打算。

良辰吉日,蜀國皇太子與漢國元平公主大婚。楚國皇太子馬忠,漢國皇帝劉昇,大理執政王段景,南唐使臣,後周使臣,閩越王錢佐,黨項部首領李繼遷來賀。

利用其子大婚之際,顯武皇帝密調十萬步卒、三萬鐵騎出漢中,沿古棧道向長安挺進,不久長安城破,關中之地盡歸蜀。黨項部取隴西。南唐複得淮南十州。後周損兵折將。

原來,顯武皇帝早已暗中聯合黨項部、南唐共同進攻後周;聯合馬楚、南漢策應。以皇太子大婚之際,閃電突襲後周,打個措手不及。取得沃野千裏,兵家必爭之地——關中。至此關中、漢中、蜀地連成一片。大有戰國時秦國之勢。

顯武皇帝料定後周吃了大虧必然報複。於是,花重金向吐蕃、黨項購置戰馬十萬匹;遣使出使遼國、北漢,帶去金銀綢緞不計其數,買通遼國出兵南下。

另一方麵,顯武皇帝遣使出往汴梁。一麵對後周皇帝說,隻是借關中一用擴充軍力,不日定歸還後周。一麵將遼國南下告訴後周,望後周有所防備。

顯武皇帝再次集結軍隊,由新婚剛過的太子張洛庭為統帥,張洛夏為副帥,統領蜀軍二十萬,聯合南漢五萬象兵揮師南下進攻大理。半個月後,攻破大理都城。

此時,張洛庭正欲率軍掃蕩大理餘境,突然接到皇命。原來楚國皇帝駕崩,楚國爆發內亂,長沙被南唐軍攻破,舅舅馬忠避亂逃往衡陽。顯武皇帝要大軍即刻前往衡陽。

蜀國大軍撤離大理,段氏複國,不過南漢取大理國土一半,再加上大理軍主力已被蜀軍殲滅,大理國元氣大傷,已經不可能對蜀國產生威脅。

張洛庭心中生疑,南唐怎麼會騰出手來參與楚國內亂呢。原來,遼國南下,後周全力抗擊,又擔心蜀軍出潼關威脅汴梁,於是分兵把守。這樣,後周之兵便無法南下攻擊南唐。

原本,顯武皇帝為了穩固關中,又南下滅亡大理,解決後方隱患的做法,結果沒想到楚國內亂,使得戰略目的不僅沒有達到,反而讓南唐撿了大便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