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係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人亻垂“始作耒”。現在所知,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紮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或和薪並提,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為木製的鏟狀耕田工具,西周時為人們普遍使用,《國語·周語》所引《周製》,其中有“民無懸耜”之語。春秋戰國時仍繼續沿用,《孟子·滕文公》:“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呂氏春秋·孟春紀》說每年之春,天子要親載“耒耜”而來到籍田。《周禮》中還談到製作木耜的情況,《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即選擇較小的樹木以作為耜材之用。《呂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畝也;其博八寸,所以成也。”可見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寬度,而《考工記·匠人》則說“耜廣五寸”,則耜刃的寬度似隨地而異。

戰國時耜也稱為,故《說文》雲:“耜,也。”當時將苗和耒連在一起,如《韓非子·五蠹》說:“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以為民先。”由於方言關係,像東齊一帶稱為木裏,如《孟子·滕文公》:“蓋歸反木裏而掩之。”趙岐注:“木裏,籠之屬。”

在鐵器出現之後,木耒、木耜也開始套上鐵製的刃口。如《管子·海王》說到當時鐵官時,以為“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這是這類工具變為鐵製的明確證據。在出土的實物中也有這方麵的材料,如湖北江陵曾出土戰國時的耒。其形製是,從柄到齒皆為木製,柄略向後屈,雙齒則略向前彎,齒端套有鐵製的刃口。戰國時的實物未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木上麵也套有鐵刃。戰國時的與此不會有太大差別。

漢代學者以為耒耜為一物。如許慎以為耒為上部,耜為下部,但都屬於木製。而鄭玄也認為上為耒,下為耜,所不同的是,以為耜為金屬刃口的專稱。現在根據《管子·海王》等記載來看,戰國時耒、耜為兩種農具,而且也為出土的實物所證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