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2 / 2)

“呃……是朋友。”因著司馬攸與司馬銘彥的關係,林朗是決計不能說出實情,以免給他遭來禍事。

“可是群芳樓是……不過沒關係,”司馬攸語氣一轉,狀似無意地握住林朗的手,笑道:“劉伶哥哥想去,那就去吧,我們悄悄的去,放心,不會告訴濟北王殿下的。”語畢,他朝外麵的車夫吩咐了一聲,便側身朝林朗眨了眨眼示意一切有我。

眼前這少年笑得毫無心機,林朗也笑道:“多謝攸公子。”

司馬攸故意皺眉道:“劉伶哥哥叫錯啦!重來重來。”

林朗忍俊不禁,笑道:“好,是攸,行了吧。”

司馬攸借機靠了過來,將頭枕在林朗肩頭,道:“劉伶哥哥,我今天一大早就去早朝,現在極困,先眯一會兒,等到了你再叫我。”

林朗不疑有他,隻是調整了一下坐姿讓司馬攸靠好,卻沒想那少年就勢一滑,將頭枕到自己腿上笑了一笑閉上了眼睛。沉寂了一會兒,林朗終究是忍不住輕聲問道:“攸,你大哥……他的傷怎麼樣了……”

司馬攸卻恍若未聞,隻聽他氣息悠長,儼然是睡著了。

林朗輕歎了口氣,心想那人本領又好,地位又高,應當早已有人接應,理當平安無事了。他撩起窗簾,京城建築大多繁複華美,民風也是開放雅逸,但他此時卻沒有多少見識一番的心思——這裏再好,也難叫人有歸屬感,即便與那人重逢,也是恍若隔世了。

等牛車行至群芳樓,卻聽聞晴雪公子一早便已出門,尚未回來。

司馬攸道:“可真是不巧。劉伶哥哥,不如這樣,我們先去別處看看,晚些時候再來。”

林朗頗有些失落,隨便點頭應了,然後又托谘客給林闇留了口信,這才重新上了牛車。

司馬攸見他無心遊玩,於是道:“劉伶哥哥,京畿之地除卻繁華些,但大體上和其他城郭並無多少不同。不過西郊雍門之外有座白馬寺,不單風景秀美,還有能道出人前世因果的得道高僧。”

林朗奇道:“能解前世?”

司馬攸見他感興趣,便笑道:“是啊,據說十分靈驗,不如我們一同去看看?”

林朗點頭應了。

牛車漸行漸出了鬧市,遠遠便聽得山中鳥鳴,林朗不由得掀開窗簾,陣陣清風撲麵,一洗城中的憋悶之氣。他看著滿眼的蒼翠,不由歎道:“還是這種地方好啊,適宜修身養性,讓人煩惱頓消。”

司馬攸道:“劉伶哥哥要是喜歡,我以後便常帶你過來,不單單隻這白馬寺,洛陽城外大大小小的名勝,我可是熟得很。”

林朗道:“如果可以,住在這樣的地方才是好的。”

司馬攸神色一滯,道:“難不成劉伶哥哥要效仿孫登前輩,隱居山林?”

林朗笑而不答。

司馬攸笑道:“若是劉伶哥哥真要出世,那我蓋個草廬和你比鄰做伴兒好了。不過,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山門,該下車走走,牛車是上不去的。”

兩人躍下車子,司馬攸囑咐車夫在山下候著,而後攜了林朗的手道:“劉伶哥哥,這邊走。”

林朗隻當他小孩心性,到哪兒也要牽著,於是便由著他領著自己,一路拾級而上。

灰白的長條石台階兩旁,都是森森柏木,約有十多人高,樹冠鋪散開來,擋了炎炎日頭,山風陣陣,簌簌葉聲,間或一聲銅錘敲缽的鳴響,叫人心緒無端寧靜悠遠。林朗舒了口氣,連日來不自主地緊繃著的麵容也漸漸舒緩開來。

司馬攸握著林朗的手,手心有微微的汗意,但他卻一點也不想鬆開。他時不時回過頭來看一眼,隻見得自己牽引著的人雖然沒有看著自己,但那一雙眼眸映出一山的翠意,端的是如水般寧靜溫和,而那張臉上少了幾分憂慮多了幾分杳然之意。司馬攸悄然又握緊了些。

林朗終有所覺,不解道:“攸?”

司馬攸輕咳一聲,道:“劉伶哥哥,你這樣走路不看路,可是要摔跤的。”

林朗笑道:“怎麼會,我又不是小孩子,況且,不是有攸在引路嗎?”

司馬攸目光幽沉,道:“不錯,有我引路,劉伶哥哥確實無需多慮。”

林朗隱隱覺得有些不對,道:“攸,你今天有點怪怪的。”

司馬攸粲然一笑,又是那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模樣,道:“劉伶哥哥說什麼呢?該不會是坐車坐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