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仰天長嘯(2 / 3)

大部分的中國學者,其實都葬身在了挑戰之中,好在社會還給了他們一條生路,讓挑戰失敗的學者可以轉做領導,或者教學,或者混混經費,賣賣名聲,騙騙企業什麼的。

隻有很少部分的學者,能夠在不斷的挑戰中勝出。

他們從50年代開始,就在不斷的挑戰不可能。

中國是貧油國,李四光決定挑戰它。中國人不可能養活自己,袁隆平決定挑戰它。中國人沒可能做出原子彈,挑戰它的有錢學森、鄧稼先、王淦昌、錢三強、吳自良、王大衍、郭永懷……

在發達國家做學者,尤其是在發達國家的頂級實驗室做學者,出成果往往是必然之事,隻看大而已。

最簡單的例子,誰家要是有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你多算幾百萬位的π,或者多鬧幾個素數,都是能發表頂級期刊的成果,就科學領域來,所需要的基本隻是狗的智商。

但在第三世界國家做學者,能不能得到世界級的成果,就隻能拚命的去挑戰了。

對王良才來,隻要楊銳能提供路徑,他是不畏任何挑戰的。

這也是八十年代的學術界最普遍的思想狀態。

京城一年過勞死幾十名的中青年學者,都隻是挑戰失敗的副作用罷了。

楊銳默默下巴,道:“我試試看吧。”

他給穀強修改實驗設計,一方麵是因為他較為熟悉穀強了,另一方麵,他也是特意選擇了穀強擅長的方案。

對於王良才的話——楊銳其實也是有些熟悉了。

再一個,克隆羊的方案之多,也是楊銳有底氣的理由了。

作為生物學中最具有想象力的學術研究之一,克隆項目的實驗方案也是多姿多彩的。

楊銳最近一段時間,也是看了其中的許多,此時就閱讀著王良才的實驗設計,一邊看,一遍思考起來。

王良才的蠅頭字寫的很是認真,內容也比穀強的實驗方案細致的多。

這讓修改變的複雜許多。

王良才望著楊銳的表情,更多的還是擔心。

越是細致的實驗設計越難修改,老實,如果不是對楊銳的信心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王良才是不會拿出今的筆記本的。

不過,越是細致的實驗設計,雕琢出來,也就更加有用。

王良才對此是頗為期待的。

“坐下等一會吧,看起來,你對注核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楊銳翻到一半以後,速度慢慢加快了。

王良才對自己的緊張也有些好笑,坐到了楊銳對麵的椅子上,道:“思路是有了,能不能實現,還不能確定。”

“做總是能做出來的,所以,實現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什麼時候能實現出來。”楊銳話間,翻閱王良才的筆記本的速度已經變成了瀏覽。

王良才不禁皺皺眉,用這樣的速度看,給人的感覺可是有些……不太舒服。

“我們從頭來吧。”楊銳拿起了紅筆,人也進入了狀態。

王良才愣了下神,問:“現在開始嗎?”

如此細致的實驗設計,無論如何也要思考幾吧。

楊銳沒有回答,紅筆在第一頁劃了兩下,就道:“整體思路可用,我們也是討論過的具體來做的話,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修正空間的。”

著,紅筆又是兩個圓圈落了上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