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遠征(2 / 2)

雖然這種“三列槳戰船”是比較弱,但是,好歹是戰船,我總不能開著貨船去出戰吧。

經過趕工,製造除了10艘“三列槳戰船”。

結果,在海上無名小島會合的時候,還真有一些裁決者,居然讓貨船載著軍隊,按照他們的邏輯,隻要能夠登錄,殺光島上的土著,就Ok了。我想想,得去很有道理。

因為《紀元全書》的記載,獲得一片海域的實體,就是獲得該海域的主要島嶼。

王星無愧自己的“艦隊提督”頭銜,看得出,他一直很側重於海上軍事力量的發展。

他的艦隊,由7艘槳帆戰船和15艘輕帆船組成,是這個集結點數千裁決者中,戰鬥力最強的艦隊。

槳帆戰艦是16世紀逐漸普及的一類海軍艦船,其設計基於改良的帆船以加大裝備的承重。典型的槳帆戰艦起初源於由槳驅動的商船,隨後升級到利用桅杆揚帆航行,由於這兩種推進係統的共存,槳帆戰艦得以較好地維持傳統帆船快捷的速度,同時可以承載笨重的火器用以攻擊來犯之敵。

輕帆船的出現,標誌著王星的科研水平,已經達到了啟蒙時代的科技水平了。

“輕帆船”(Caravel)或譯“卡拉維爾帆船”,是15世紀人們用來探索未知世界的小型航海船隻。最早的輕帆船是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下令建造的。別的國家很快就發現了輕帆船的好處,便紛紛效仿製造了他們自己版本。一般來說輕帆船的長度是20到30碼,有兩到三個掛三角帆的桅杆。輕帆船非常輕便且吃水淺,所以非常適合探索未知的海岸和河流。它們可以大膽地進入大型船隻不敢涉足的水域。他們在海上生存力也非常強,即使在大西洋最糟糕的天氣情況下也可以安然無恙。哥倫布的三艘船中的兩艘——平塔號和尼娜號——都是輕帆船(最大的聖瑪利亞號則是“卡拉克帆船”)。

在見識了王星浩浩蕩蕩的艦隊之後,我對於老牌裁決者吳爾升的艦隊,又多了些許期許。這個時候,這片海域最大的笑柄出現了。我坐在王星的輕帆船旗艦“太陽王號”上麵,笑的差點差了氣,王星則是一口杜鬆子酒噴了出來。海麵上,居然出現了一隻五十多艘漁船組成的“龐大艦隊”。

整個集結點,一片歡聲笑語,還有一艘船上的裁決者,笑的沒有扶住桅杆,直接掉到了海裏去。

當然,看到漁船為首上的一個人,朝著我和王星揮手的時候,我們倆笑不出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