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絕境中的細菌戰(1 / 2)

敵我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營寨附近發生了幾次激烈的攻防戰之後,土著部落停止了對於我軍營地的攻擊。此時,潘帕斯草原的除了目前營地方圓百裏內還是我的占領區,其他地方又恢複了原樣,回到了各個土著部落的手中。

我想過回去,但是後來仔細考慮了一下,不能回去,回去了我這個無國號裁決者基本上就成為一個廢人了,我可不想和那些所謂的“老牌裁決者”一樣,在多元宇宙混上幾千年,還是再給人做雇用任務,還是要在冰天雪地中去爬什麼鬼喜馬拉雅山脈。

師夷長技以製夷,我也對土著,展開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遊擊戰法,騎兵以團為單位,深入土著的各個部落之間,展開靈活機動的戰鬥,這個時候,騎兵的機動性就徹底的展現出來,土著民兵、矛兵對此毫無辦法。

通過這種打了就跑,不要俘虜,以搶掠物資為主,消滅敵人為輔的戰法,使得土著很多部落苦不堪言,特別是一些人口和軍事力量都比較薄弱的小部落,損失非常慘重。

這樣的戰鬥持續了半年,土著也用相同的方法來對付我,這樣就變成了小隊對小隊,遊擊對遊擊。這樣的戰鬥方式中,出乎意料,我軍的騎兵占據了很大的優勢,憑借著優質的馬匹帶來的無與倫比的機動性,這些土著步兵隻有在後麵吃灰的份了。往往是我們已經在一個小部落搶掠完了,土著的矛兵和民兵才趕來。偶爾能夠伏擊我們的騎兵幾次,但是都被騎兵強大的高速衝擊力給突出重圍了,收效甚微。

如今我方的占領區隻有區區營帳方圓百裏,土著遊擊戰發揮的空間就非常小了。而我們的一個個騎兵團,隻要策馬十五分鍾,就到了土著的地盤,可以任意施展作戰。

雖然這半年,打來打去,我們從土著那裏獲得大量的物資,數萬斤的玉米,兩千七百八十一張動物皮毛,其中有四百張稀有的頂級貂皮,還有大量的財物。

但是,戰鬥局麵還是沒有發生逆轉,地盤始終沒有機會擴大,反倒是土著們組織了幾次聯合軍,對我營寨施行了幾次強攻,被我帶著官兵們死守擊退,我的身上也多了六處創傷,其中有一處是比較致命的,幸好納戒中帶了藥,我臥床1個多月才勉強恢複。

人越是陷入低穀的時候,事情就會越來越糟糕。這就不得不提南美的氣候環境了。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占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冬季遠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大部分地區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介於26。8℃之間,遠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熱帶地區炎熱。南美洲各地氣溫的年較差較小,不像亞洲、北美洲那樣變化劇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約占全洲麵積的70%以上,為各洲中沙漠麵積較小的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