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躁的魏王(1 / 2)

所謂的流言,就是沒有事實依據,捕風捉影,以訛傳訛。

而這個流言更是滿足了身為熱點話題必須具備的幾大要素。

首先,該流言涉及皇家秘辛,對於天子家的人和事,人們總是充滿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其次,涉及了人們最喜愛的花邊韻事,極大的滿足了人們意、淫的快、感。

第三,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北趙與卞唐的關係,最近幾年總是讓人們很擔憂,北趙發展的太快,東征西戰的,儼然一副躍起的軍事強國的姿態,新老皇帝變更交替,讓人們對未來局勢有種莫名的恐慌,而這個時候傳出這樣的消息,人們反倒是樂見其成,更願意相信確有其事。

你想,如果八公主跟新皇真有那麼點什麼曖昧不明,新皇會不會看在八公主的份上與卞唐修繕關係,繼續友好下去?

沒有哪個老百姓希望兩國交戰,所謂的生靈塗炭,說白了就是他們這種社會最底層的人的災難。

所以,人們在傳播這個流言的時候,都很自覺的加入了一些主觀的臆測,讓這個流言聽起來更像那麼回事。

對於現代來的朱媛媛,已經不是第一次策劃輿論導向的朱媛媛,已經深諳此道,駕熟就輕,寥寥數語,就讓人們生出無盡猜想,好的壞的都有,這就是流言的恐怖之處。

當然,這樣的流言傳到朝中大臣的耳朵裏,他們想的就要更複雜,更深入一些。

比如,如果傳言是真,那麼魏王所謂的跟新皇起衝突,是不是假的?或者是為了掩人耳目?掩誰的耳目?北趙亦或是卞唐?

那個姚啟軒是姚家的三公子,他不在卞唐,卻跑去了北趙,是何意?為什麼之前都沒聽說?

姚家在這個事件中又是扮演了什麼角色?

這個流言甚囂塵上,一發不可收拾,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官員家的書房,夫人聚會的客廳,無不在議論此事。

很快,皇上就收到了禦史台的奏報,聽說,魏王被召進宮去,出宮的時候,臉色慘白,腳步虛浮,之後,便躲在魏王府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誰也不見。

“該死的,這些傳聞到底從何而來?”魏王李深氣的肺都要炸了。

他跟趙毅是達成協議不錯,是姚啟軒和蕭鵬在中間牽線搭橋的也沒錯,但八妹什麼時候跟趙毅有染了?

但就是這一點,讓這件事為人們津津樂道,傳的一發不可收拾,使得整個事件充滿了桃色的陰謀。

雖然他在父皇麵前極力辯解,但父皇似乎不相信他了。

這可比被認作無能要嚴重無數倍,搞得他很被動。

他絕對不相信是什麼跟北趙有生意往來的商人傳出來的消息,一個商人能什麼能耐窺探到這樣的機密?就是在北趙,也隻有極少數的核心人物略知一二而已。

而且,姚啟軒在北趙的行動是相當隱蔽的,鮮少有人知道他在北趙。

所以,魏王很惶恐,不僅僅是因為父皇的不信任,他感覺背後有一張無形的網籠罩著他,一雙狡猾的眼睛在注視著他,而他不知道這場幾乎要將他徹底掀翻的風暴是誰在掌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