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碧雲與江嬤嬤陪在她的身邊,那一夜的情景,事隔多年之後,傅明華已經很少想起了,可陰氏的話卻提醒著她又想了起來。
那年的她年紀還小,坐在馬車中曾對謝氏說,讓謝氏好好活著,看謝氏維護的家族,最終是怎麼分崩離析的。
哪知當年的一番話,才沒隔幾年,便真的應驗。
她更沒想到,謝氏會將她這番話,牢牢的記在了心裏麵。
碧雲當初曾親眼目睹這母女倆分離時的情景,自然也是聽到當時傅明華說的話的,謝三太太提及收到謝氏的來信,憤憤不平的出言譏諷時,碧雲也想到了這樁舊事。
她有些擔憂這些陳年舊事會使傅明華想起來不得開懷,瞪了不知所措的碧藍一眼,笑著說道:
“娘娘,長樂侯府先前令人傳了消息入宮,說是二太太身懷有孕了。”
楊氏在嫁傅其弦數年之後,終於肚子傳來了好消息。
傅其弦自娶謝氏,便一直隻有傅明華一個嫡出長女,如今好不容易再得子嗣,傅明華聽了這話,臉上也是露出笑容來。
江洲澇災之事後,有人舉報,說是謝家遭了水淹,乃是大將軍郭翰令人挖渠引水之故,也有人說是‘淩氏餘孽’所為。
眾說紛紜之下,燕追將郭翰急召回洛陽,又下旨責王嵩監督不嚴之過,並令其戴罪立功,治理江南。
郭翰收了旨意便急急離開江南。
河南府外,郭翰正與劉昌本告別:
“此次事成,全有仗先生之助,才得以功成。先生有大才,如今皇上求才若渴,數次三番叮囑我要留先生下來。”
劉昌本穿著一身普通儒衫,聽了這話便笑了起來:
“當日勞郭大將軍救我活命,如今才能苟延殘喘。不瞞大將軍,前半生我受淩家驅使,不得自由,後半生撿回一條性命,若仍受驅使,不是可惜了這向閻王討來的日子嗎?”
郭翰勸了他兩句,他卻堅決拒而不受,郭翰最終也隻能作罷。
雙方分別之後,昔日淩憲身邊舊部隨劉昌本離開。
有人納悶不解:
“先生有不世之才,這一回皇上除世家,您出謀劃策,厥功至偉,如今郭大將軍代表皇上,再三挽留,您又何必拒絕?”
大唐皇帝是有為明君,又年輕且有野心,將來必有作為,劉昌本若是入仕,依他才學,必謀得一官半職的。
劉昌本卻是淡淡一笑:
“此次我受燕唐驅使,已是對老君王爺不忠,若再投靠皇上,便是二姓家奴了。”當日淩憲雖對他不仁,但他卻仍記著當日老忠信郡王知遇之恩的。
更何況燕追身邊的有謀臣姚釋、徐子升、喬子寧,人才濟濟,他就是願意入仕,也怕是難成為皇帝心腹重臣的。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兩年之後,燕追在江洲、西京、洛陽三地修建國子監,招攬天下貧苦出眾學子入學。
年中大皇子燕昭三歲生辰之時,曾為傅明華打造過梳妝台的江南名家馬待獻上親自雕刻的《三字經》,在太守王嵩的親自護送下,呈往洛陽。
馬待的雕刻刷上墨便能成書,此舉使燕追大為歡喜,重賞王嵩。
有了模勒書本的出現,一改大唐之前,書籍傳承靠手抄,書籍珍貴的窘境,此舉對於擁有大量藏書的世家來說,自然又是一大打擊。
崔氏、祝氏在被下令禁止相互通婚之後,唯有與新晉權貴相互聯姻,此舉使得世家地位一落千丈。
祝、崔二氏明裏暗裏遭接連打壓,謝家自顧不暇。
宣徽殿裏裏,燕追在接到馬待的雕刻木板的第一刹,便令人備了墨,要親自模勒了文章送到了傅明華的手裏,迫不及待要與她共賞。
傅明華環著燕昭,在聽他背著《詩經.衛風.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