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愛拚才會贏(1 / 3)

第十一章愛拚才會贏

隻要我們鼓足自己的勇氣,堅定信心,凡事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去爭取,永不言敗,這樣我們就會見到絢麗的彩虹。

許多世紀以前,英軍入侵蘇格蘭的時候,國王布魯斯率領自己為數不多的驍勇之師,先後六次與英軍周旋,六次戰役都被打敗了,他的軍隊徹底潰散了。布魯斯被迫躲進了茂密的叢林之中。

布魯斯躺在一個茅草屋裏,外邊的大雨敲打在他的屋頂。他疲倦而悲傷,打算放棄一切希望,他覺得任何新的嚐試都是徒勞的。就在布魯斯冥思苦想的時候,他看見一隻蜘蛛在他的頭頂正在試圖織網。蜘蛛緩慢而小心翼翼地努力著,它六次試圖把絲拉到對麵的牆上固定;下來,結果都失敗了。

但是蜘蛛沒有氣餒,它從地下又不知疲倦地爬到牆上,更加小心地做第七次嚐試。布魯斯緊張地注視著蜘蛛的一舉一動,他看著蜘蛛在纖細的蛛絲上悠蕩的時候,幾乎忘卻了自己的煩惱。他會不會再次失敗呢?

不!蛛絲被安全地從一麵牆上拉到了另一麵牆上。

“我也要試我的第七次!”布魯斯興奮地叫道。

他一改往日一籌莫展的麵容,起身召集人馬。他將自己看到的和心中計劃的內容告訴給人們,並且通過他們將這個鼓舞人心的消息告訴給失望的民眾。不久,他的周圍又聚集了一支英勇的蘇格蘭軍隊。

戰鬥又一次打響。這一次蘇格蘭人取得了勝利,英格蘭侵略者被逐出了蘇格蘭。

很多人在麵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缺乏的正是布魯斯所具有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他還沒有用心去仔細地想一想,也不去努力地試一試,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不行!”這種思維方式不知道使多少人將成功扼殺在了搖籃裏。賺錢和經商同其他事情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我們在沒有錢的時候不能自卑,我們沒有錢但是我們有信心,我們會想辦法,我們可以去努力奮鬥。

怕失敗就永遠不能成功。

愛迪生在尋找做燈絲材料的時候,曾經做了兩萬多次的實驗。當時一位年輕的助手對愛迪生說:“我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我們試了兩萬次了,仍然沒有找到可以做燈絲的物質!”愛迪生卻不無感慨地說:“但是,我們已經知道有兩萬種不能做燈絲的東西。”就是這種樂觀的精神使愛迪生終於找到了可以做燈絲的材料,發明了電燈。

事情擺在眼前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充滿信心地去嚐試、努力,很多時候我們失敗的原因並不是我們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信心。麵對同樣的事情,積極地心態和消極的心態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在愛迪生做燈絲的故事裏,麵對兩萬次實驗,他的助手想到的是兩萬次實驗的失敗和浪費的時間。而愛迪生看到的卻是勝利的曙光,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有兩萬種不能做燈絲的東西。”就像雪萊在詩中寫到的那樣“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如果人們都像愛迪生的助手那樣去考慮問題,愛迪生也許就會放棄繼續尋找燈絲的材料,那樣不知道我們的前輩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多久。

一首歌中這樣唱到: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趟大河。這種比喻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其實每時每刻都是在登山,在趟河,在這個過程中就是有一種向上的信念在支撐著我們.才使得我們攀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趟過了一條又一條的大河。在我國藏北高原巡邏的士兵偶爾會迷失方向,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意誌、信念,要讓自己的信念支撐著自己不斷地走下去,信心一喪失,腳步一停下,體內的血液馬上就停止流動,人就會永遠地昏睡在漫天的大雪之中。

中國的第一勇士張健能夠暢遊渤海和英吉利海峽,為我們中國人贏得了驕傲和自豪,但是其中的艱辛和危險是異常之大的。在離岸邊十幾公裏的時候,他的體力已經實在不行了,並且一度要放棄,但是最後勇氣和信心終於戰勝了自己,順利地遊過了海峽。

我們在未來的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和經曆也許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隻要我們鼓足自己的勇氣、堅定信心,凡事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去爭取,永不言敗,這樣我們才會見到絢麗的彩虹。

1.風險越大回報越大我們現在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洗腦,要在我們的思想中灌輸風險意識,充分地認識到風險的存在。提高對風險的認識,正確地麵對風險的挑戰,敢於麵對風險,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金錢革命的需要,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的需要。

秦昭王四十二年,秦國立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叫子楚的當時被趙國扣為人質。當時秦國和趙國的關係不好,所以也不將子楚當回事,子楚的日常花銷常常入不敷出,日子過得可謂捉襟見肘,很是不得意。當時,呂不韋到趙國的邯鄲經商,看到了子楚的處境,非常同情子楚,同時呂不韋也認為這是自己圖謀未來大業的一個絕妙機會。竊以為“此奇貨可居也。”決定傾其所有做一筆大買賣。

呂不韋將自己多年經商的積蓄1000兩黃金作為投資,將500兩給子楚用於子楚的日常花銷,然後又拿500兩黃金送給了當時被安國君寵幸的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當時沒有子嗣,於是在呂不韋的活動下,華陽夫人收子楚為子,並立子楚為太子,最終即位,成為莊襄王。莊襄王元年呂不韋被任為丞相。莊襄王三年子楚仙逝,秦王贏政即位,尊呂不韋為相國。當時贏政年齡尚小,政事均由呂不韋權處,呂不韋.一時權傾天下呂不韋與子楚在趙國計議以上大計之時,子楚曾感激涕零地對呂不韋說:“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呂不韋遇見子楚的時候,子楚不過是趙國的一個人質。但是呂不韋是一個天才的商人,他充分認識到了子楚是奇貨可居的投資對象。他用自己非常人所具有的膽識,傾其所自‘,將自己多年經商的積蓄·朝投向_r素昧平生的子楚。

僅用了15年的時間,子楚在呂不韋的精心安排和努力下,就由過去一個“居處困,不得意”的人質順利地成為了一國之尊。呂不韋也由一個“往來販賤賣貴”的小商販一躍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然而,呂不韋獲得如此人生轉機的投資,不過是區區一千兩黃金而已。

子楚在趙國留居多年,人們每日得見,習以為常,但是呂不韋卻能夠慧眼獨具,奇貨可居。當時有錢的大商人並不止呂不韋一人,但是隻有呂不韋敢傾其所有,將自己的所有財產作為風險投資,押在一個其貌不揚的人質身上。其實,呂不韋的這筆“生意”風險是極大的。如果他們的計謀不能成功,呂不韋幾十年的積蓄就會化為烏有,從此一文不名。但是,他的這筆“生意”如果能夠作成,他就可以“得分秦國與君共之”,這正是這筆生意的最大誘惑,它的利益是無窮大的。一文不名其實並不可怕,大不了從頭再來,但是能夠“得分秦國與君共之”卻是千古難求,千古難遇的美事。

古往今來,用區區千兩黃金而換來半個江山的買賣,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呂不韋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敢於冒風險。

過去我們做任何事都最怕風險,什麼事都要四平八穩,那還會作成什麼事呢?我們現在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洗腦,要在我們的思想中灌輸風險意識,充分地認識到風險的存在。提高對風險的認識,正確地麵對風險的挑戰,敢於麵對風險,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金錢革命的需要,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的需要。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如果我們能夠確定哪一筆生意一定賺錢,一點風險都沒有的話,我想這樣的生意恐怕也輪不到你我的手中。做生意也好,炒股票也好,其實風險和陷阱是無處不在的,如果我們害怕風險就隻能什麼也別幹。

什麼都不幹其實也有風險。吃飯也會把人噎死,上馬路會發生車禍,坐飛機擔心出事,在家閑著擔心地震被砸死,睡覺怕睡過去……看來沒有風險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生活更有激情,我們的生活更有活力,我們的生活更具有挑戰性,我們就不能害怕風險。遊曆大自然的名山大川,真正令人賞心悅目的風光多在險遠之處。你不肯冒吃苦的風險,不肯冒迷路的風險,你不肯冒生命的風險,你就不可能像徐霞客、酈道元、歐陽修那樣遍賞大自然旖旎、瑰麗的奇異風光。所以偉大詩人毛澤東曾豪情萬丈地說:“無限風光在險峰。”“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們要欣賞美麗、奇異的風光就必然要麵臨登臨險境的風險。

商場可謂雲詭波譎,煙波浩淼,風光無限,但是風光與風險同在。我們想要領略商海的無限風光,就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