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以錢為榮(3 / 3)

如果倒進去之後吸水器不出水,豈不浪費了這救命之水?相反,要把這壺水喝進去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一種奇妙的靈感給了他力量,他下決心按紙條上說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湧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休息一會,他把水壺裝滿水,塞上壺塞,在紙條上加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隻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這個故事給我非常深刻的啟發。

尤其是那位第一個在舊屋裏放置水壺和紙條的人,他的熱心、他的善心、他的細心、他的誠心都非常令人感動。其實一些有錢人的很多善舉就和那位第一個在舊屋中放置水壺和紙條的人一樣,同樣是懷著一腔熱心、一腔善心、一腔細心、一腔誠心,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需要幫助的窮人所做的事情其實沒有想到任何回報,真的就是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就像那位後來的趕路者,當他看到那壺水,看到那張紙條之後,心裏會怎麼想,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為我國的汕頭大學先後捐款逾12億元,用於支持汕頭大學的辦學和科研活動。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和他的妻子曾宣布,他們將他們兩個孩子的遺產繼承的金額嚴格限製在1億美元,而將剩餘的財富全部捐贈給慈善機構和社會福利事業。他還曾經宣稱,60歲以後將全部財產捐給社會,開始新一種生活。

洛克菲勒是美國的第一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是19世紀到20美國人中的典型。美國人普遍具有功利的、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少年時代的洛克菲勒就接受了父親賺錢的啟蒙教育,成年之後不擇手段,終獲成功。大量的金錢曾經給他帶來無窮的困惑,好在他從人生的曆程中得到醒悟,他認識到這筆財富上天所賜,他隻是這筆財富的保管人而非擁有者,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於是他捐資以億計的美元來支持教育、衛生和科學研究事業,幫助窮人,回報社會。洛克菲勒父子對待生活一概都是非常節儉的,他們不抽煙、隻喝一點點酒。而節省下來的金錢,他們都回饋於社會,洛氏先後為慈善事業捐獻出311.2億美元。

920萬美元!對於1900年12月31日的人們來說,這筆錢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在今天,它仍然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便是諾貝爾留給後世的獎金。諾貝爾給人類留下了一筆為數不少的、不朽的金錢。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諾貝爾獎金,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崇高的一項榮譽。諾貝爾留下的這筆金錢,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金錢,它是人類科學與和平事業的耀眼明珠。

諾貝爾是有錢人,但是他不是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他的錢用得其所,他的錢已成為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一筆錢。金錢之於諾貝爾,就如寶劍贈英雄,鮮花獻美人。金錢使諾貝爾增色,諾貝爾讓金錢閃光。

他們是世界最有錢的階層,他們拚命地賺錢,惟利是圖。但是他們自己卻從不浪費一分錢,他們將巨額財產無私奉獻給人類、獻給社會。而且他們對自己身後的金錢煞費苦心地進行設計、安排,以期最合理地得到使用。比爾·蓋茨曾經說:等你也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簡直毫無意義。是的,如果這筆錢用於他們的個人消費,他們怎樣花都毫無意義。金錢使他們的思想變得更為深刻,使他們開始對金錢與人生的關係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使他們對金錢和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詮釋。他們一邊是不盡的創造財富,同時又在不盡的奉獻財富。金錢使他們對人類、對社會更有責任感、使命感,金錢使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對社會、對人類的無限熱愛,金錢使他們對社會、對人類充滿了愛心。

8.金錢的充裕使你有條件在精神上更加富有享受豐富而偉大的精神生活,留下燦爛而不朽的光輝思想,這應該是我們人生的目標,但是我們離不開金錢這個了不起的最重要的手段。

物質財富是精神財富的基礎。

古人在論及物質和精神的關係時說:倉稟足而知榮辱;現代人談到物質和精神的關係時說:物質決定精神;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更是堅定地說:兩手都要硬。

就是說,物質條件決定著你的認識水平,物質生活的水平決定著你的認知水平,決定你精神生活的質量。

在你成為金錢的主人之後,你就會駕禦你的金錢,輕鬆地成為你精神的主人,就是說金錢的充裕使你在精神上更加富有。相反,如果你自己要依靠他人的接濟,過著衣不避體、食不裹腹的艱難生活,你不可能成為精神上的富有者。馬克思是我們無產階級的思想領袖,他是世界級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是政治經濟學和辨證唯物主義的創始人,是精神上最富有的偉人,然而,他的一生窮困潦倒,顛沛流離,馬克思甚至被金錢壓得喘不過氣來,飽嚐了人間的疾苦。這似乎與我前麵的論題自相矛盾,其實不然。第一,物質是精神的前提,沒有金錢我們就不能生活、不能生存,生命沒有了,精神就無所寄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第二,物質決定精神,並不意味著物質上越富有,精神上越富有。就連馬克思自己也無奈地說:“作家當然必須掙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決不應該為了掙錢而生活、寫作。”享受豐富而偉大的精神生活,留下燦爛而不朽的光輝思想,這應該是我們人生的目標,但是我們離不開金錢這個了不起的最重要的手段。

馬克思的名字永遠是和恩格斯的名字連在一起的。1849年8月和1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相繼來到倫敦。政治上的破壞和物質上的困苦一起降臨在他們頭上。恩格斯當時靠新聞寫作還能勉強維持生活,但這對家庭負擔很重的馬克思來說,是無法維持的。恩格斯感到特別痛苦的是,極端沒有保障的生活不但會埋沒馬克思的天才,剝奪他進行理論研究和革命的可能,甚至會使馬克思一家在貧困中死去。恩格斯為了能夠向馬克思提供物質上的援助,使馬克思一家能夠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使他有可能繼續研究經濟理論和從事革命活動,心甘情願做出犧牲。在當時的條件下,惟一的辦法就是回到父親與人合開的“歐文——恩格斯”紡紗公司,從事那“該死的生意經”,把掙來的錢用來負擔馬克思一家的大部分開支。馬克思以萬分激動的心情接受恩格斯這崇高無私的幫助。

在20年的時間裏,恩格斯連續不斷地給馬克思彙去一英鎊、兩英鎊、10英鎊,一次又一次地把馬克思從貧困的深淵裏解救出來。馬克思曾感激地說:“星期六收到的錢真是救命錢,因為一部分無賴債主那天發起了總攻擊。非常感謝。”“你勝利地把我從金錢的魔爪中解救出來,願你的名字得到讚美!”按照現在的價值計算,恩格斯在幾十年的時間內對馬克思及其家庭的資助共計在10萬英鎊以上。這個數字在19世紀中葉,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我們不敢說,如果馬克思的物質條件再好一些,也許他會給人類社會留下更加豐厚的精神財富;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沒有恩格斯無私的金錢援助,就絕對沒有馬克思那不朽的光輝思想。

在這裏我們必須說明的是,一定的金錢保障,良好的物質條件是你創造偉大思想的前提條件;但是金錢與精神絕不是因果關係。沒有必要的物質條件就沒有產生精神財富的可能;但是具有良好的物質條件卻不一定必然會創造出非凡的思想成果。

物質財富是精神財富的基礎。人生就像爬大山,金錢就是你爬山的繩索;人生就像趟大河,金錢就是你過河的舟楫;人生就像赴盛宴,而金錢就是你進餐的刀叉。你要美夢成真,你要心想事成,你就必須擁有金錢。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諺語又說,磨刀不誤砍柴功。人生就是完成一件事,人生就是幹一個活,你沒有工具你就一事無成。

9.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你要在一生這短暫的歲月裏有所成就,你首先應該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人,獨立首先要體現在金錢上,體現在經濟的獨立上。

經濟獨立是你人格獨立的前提。在合法的前提下,你有支配自己金錢、財富、物質的絕對自由,你才會擺脫權勢對你的無端掣肘,你才會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你才會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

古時候有一個漂亮姑娘,正值二八年華,前來說媒的人是絡繹小絕。但是始終也沒有找到一個十全十美的郎君。東隔壁就是一個財主家,家境富裕殷實,祖祖輩輩榮華富貴,在方圓幾十裏遠近聞名。他們家裏有一個闊少,財主托人來提親,可惜闊少長得太虧損;西隔壁也住著一個人家,是一個窮人家,世世代代貧困潦倒,但是家裏有一個小夥子卻出落得一表人才,他們家裏也托人到姑娘家裏提親。一個是家境殷實,但人的相貌太差;一個是家境貧寒,但人品出眾。結果怎麼樣,姑娘說:“我白天在東屋吃飯,晚上在西屋睡覺!”這就是成語“東食西宿”的典故。其實姑娘的想法還是太天真了,她想的的確很美,既有豐美的物質享受,又有英俊漂亮的美少年陪伴左右。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拿了東屋的聘禮,吃了東屋的美食,穿了東屋的華衣,戴了東屋的金飾,花了東屋的錢財,你就要任憑東屋的擺布,你要為東屋的公婆請安,要為東屋的家人做飯,要陪東屋的醜丈夫睡覺,要給東屋的醜丈夫傳宗接代,生兒育女。你花了東屋的錢,你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你就要受製於人,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傍大款”,他們運用手中的權力為大款們大開方便之門,做黨紀國法所不容,做自己人格良心所不容的勾當,為什麼?就是他們在經濟上與這些大款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們手裏拿了他人的錢財,所以他們在精神上就不能完全獨立,就要受製於人。俗話說: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俗話還說:

拿人錢財為人消災,你拿了人家的錢就要為人家辦事。

所以你在經濟上一旦授人以柄,你在人格上就必然扭曲,必然受製於人。其實這些人就和那個東食西宿的村姑一樣,他們既享受著國家賦予的權利、地位、名譽,又要拿著大款們的賄賂,他們既當婊子又立牌坊。但是這樣的人其實他們在精神上是極其痛苦的,而且他們的精神壓力極大,心理負擔特別沉重,他們永遠得不到內心的安寧和閑適,他們得不到那種人生最高境界的輕鬆愉快的享受,他們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快樂,他們在人前和人後必然要以雙重人格的形式而存在,那種痛苦、無奈、寂寞真是得不償失。

相反,如果我們在金錢上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人,在合法的前提下我們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我們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我們高貴的人格可以保持永久的獨立,我們的精神擁有自己獨立的家園,他人的思想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就推不開我們這個獨立家園的大門。我們吃我們想吃的美食,穿我們想穿的華衣,住我們想住的豪宅,開我們想開的名車,玩我們想玩的遊戲,去我們想去的佳境,隻要我們的金錢來路光明正大,我們所做的事情合理合法,我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我們的輕鬆、自由、快樂、瀟灑、幸福,這是多麼美麗的一件事,是多麼美好的一種境界,是多麼美滿的一段快樂人生!10.你有多少金錢就有多少信心很多時候我們對事情成敗的判斷,我們對一件事情是否擁有足夠的信心,都是根據我們自己擁有多少金錢而進行計算的。我們所擁有的金錢能夠承受得起的事情,賠得起的事情,我們就能夠麵對;我們所擁有的金錢承受不起的事情,賠不起的事情,我們就不敢去嚐試。金錢就是這樣絆住了那些有雄心而缺乏金錢的人成功的腳步。

有一句話叫人窮誌短,是說一個人如果比較清貧的話,他的內心就會不知不覺地缺乏底氣,缺乏信心,從而喪失遠大的誌向。這話一點都不假!為什麼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會幹成大事呢,並不是他的能力就是比他人強,而是他的內心比較有底,即使失敗了他仍然有退路,所以他隻要有50%的把握他就敢去努力、去拚搏。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任何一件事,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都各占一半,但是隻要我們盡力了,我們就有成功的希望。有了金錢的支持,人們就有信心去嚐試,他們成功的可能性就高。對比較清貧的人而言,由於他們的經濟基礎薄弱,他們過於擔心後果,他們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最後臨陣脫逃,任何事情都還沒有開始,由於缺乏信心,自己就把自己打敗了,所以總是一事無成。並不是說沒有金錢的支持就幹不成任何事情,對於一無所有的人來說,由於內心一點負擔都沒有,反而沒有了多餘的羈絆,沒有了框框,隻要抱定背水一戰的決心,勇往直前地去拚搏,也會成就大事。然而,有如此膽識,有如此氣概,有如此勇氣的人又有幾個。對我們平常人而言,我們還是比較習慣於做平平常常的事情,做比較穩妥的事情,如此一來,我們對金錢的依賴程度就會更大。很多時候我們對事情成敗的判斷,我們對一件事情是否擁有足夠的信心,都是根據我們自己擁有多少金錢而進行計算的。我們所擁有的金錢能夠承受得起的事情,賠得起的事情,我們就能夠麵對;我們所擁有的金錢承受不起的事情,賠不起的事情,我們就不敢去嚐試。金錢就是這樣絆住了那些有雄心而缺乏金錢的人成功的腳步。金錢對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使我們的信心得到提高。在社交場合,有錢的人什麼場合都敢去,有錢人什麼人都敢去見,有錢人什麼事情都敢去嚐試。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可以說明我所說的這一切。比如一個人很富有,他在酒店裏將吃剩的食品打包帶走,他會很自然,人們還會大加讚美,說他珍惜人們的勞動;如果他不打包,他仍然很自然,人們一樣會很隨便地說,反正他家有的是錢,哪裏差這一點兒。相反,如果一個人很清貧,他在酒店裏吃剩了東西就會很難做。他如果將吃剩的東西打包,別人會說他窮酸氣,那麼一點殘羹剩飯還要帶回去。如果他要裝出副富有的麵孔,將吃剩的東西扔在那裏,結果他還是小對,認識他的人又會說他浪費,家裏過的什麼日子誰還不知道,在這裏擺闊。富人穿闊氣的衣服,人們會}兌有錢人就是有身價,一身衣服就幾千塊;如果富人穿的很隨便,人們又會說,你看人家有多少錢都是那麼簡樸。

窮人穿闊氣的衣服人們說是不自量力,窮人穿簡樸的衣服人們又會說他總是那副窮打扮。就是這樣,沒有錢的人什麼都不對,有錢的人什麼都對。這樣的結果的確是不公平的,但是這就是現實,這種現實導致沒有錢的人 總是缺乏生活的信心。

甚至,金錢多少對人的性欲的高低都有著明顯的作用。一般說來有錢人在異性麵前比較有信心,他們總是能夠暢行無阻;沒錢男人則處處吃閉門羹。作用所及,從經濟有問題時“性趣”下降,到事業有難時的完全性無能,都有無數的例子證明。據一個美國人的研究,男人在有錢的時候,感覺跟伴侶的關係比較圓滿。而對賭徒來說,性模式的變化就更明顯、劇烈。一個賭徒說得清楚:“手氣好的時候,我總是對女人充滿興趣。手風不順盤盤皆輸之際,我就想一個人躲在山洞裏,不見任何人,特別是女人。

也許是由於現代都市生活步調太急、壓力太大,緊繃的情緒需要緩解,很多男人表示,每當有經濟上的大收獲之後,對女人的信心就會大大提高,強烈的性欲會立刻襲來。

金錢的作用不僅對男人如此,很多女人對此也有親身的體驗。一些研究發現,職業婦女比家庭主婦對“性”更感“性趣”,雖然職業女性繁忙的時間表,通常使閨房之樂的時間較難安排,但他們對性生活卻比家庭日女更有信心,她們對性生活感覺愉快的程度比家庭主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