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是每一個革命者的崇高目標,也是全體人民一個共同的理想。天下乃全體人民的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全體人民的天下,而非幾個有錢人的天下。社會的財富對我們每一個人對都有同等的機會。
“天下為公”是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
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含義是:國家和階級消亡,社會財富極大豐富,實行按需分配,勞動是人們的第一需要。
我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也高瞻遠矚地告訴我們,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可見,天下為公是每一個革命者的崇高目標,也是全體人民一個共同的理想。天下乃全體人民的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全體人民的天下,而非幾個有錢人的天下。社會的財富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同等的機會,正像我們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我們的行為隻要符合法律的規定,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各逞其能,為我們的美好生活而奮鬥、拚搏!社會的大環境也在努力地為我們每一個公民努力營造著一個這樣的公平競爭的氛圍。比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們爭取了進人世界市場的條件;比如將電信行業拆解為8大公司,為大家提供了更好的消費環境;比如頒布了《個人獨資企業法》,努力使個人公司和國有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責任有限公司等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比如在全社會實施最低生活保障線製度,對低收入的家庭進行補助,保證低收入的人口也能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比如城市的解困房的建設,對低收人家庭購買住房國家減免許多雜費,使許多低收入的家庭也能住上漂亮的住房;比如我們已經實施了《工程建設招投標法》,極大地限製了權力對社會財富的支配;比如我們已經開始實施《政府采購》,開始對采購的暗箱操作進行有效的控製……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天下為公的這個良好的願望下,國家通過法律的規範,運用金錢這一有效的杠杆實現的,這對於閉關鎖國幾十年,階級鬥爭幾十年,改革開放隻有20年的我們來說,是一場非同尋常的革命。
金錢的革命是這場革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而且金錢的革命是這場革命的最關鍵的階段,因為隻有完成金錢革命,我們這場經濟改革才能真正地最後完成。
關於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關於外國資本、私有資本的自由進出,關於外國資本、私有資本投資方向限製的取消,關於利率的自由浮動等等,這些才是我們經濟改革的攻堅階段。如果我們成功地實現了上述各項革命,我們就會進入一個更為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我們賺錢的機會就更均等。然而,這還需要思想的解放,認識的提高,物質條件的成熟,而且這一天已經離我們不會太遙遠了。所以在物質條件還沒有具備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一個思想的解放,認識的提高,並努力去創造條件促進物質條件的成熟,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賺錢的環境,花錢的環境。
1.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金錢不是壞東西,它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事物,對此我們已經取得了共識,但是在很多人的認識裏,仍然將錢分為好多種,並且對於不同的錢給予不同的待遇。尤其是對有些人的錢人們仍然心存疑慮和擔 心,比如對個人儲蓄,對私有資本,對外國資本等等。
其實,無論是公有財富還是私有財富,歸誰所有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些財富為誰所用。很多名為國有的東西,但是實則為個人所用;很多名為私有的財富,但是卻為公所用。比如李嘉誠的財富,他為汕頭大學所用,為我們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所以我們不要懼怕私有,也不要恐懼外資,錢財是人的身外之物,誰也帶不走。私有公有、都是暫時的,財富最終都是社會的。簡單地按公有私有進行分類並不能真實地反映財富的分配狀態,所以,我們按著財富為誰所有,為誰所用進行分類,就更科學一些。這樣我們可以將財富的分配形式劃分為四種類型:公有公用、公有私用、私有私用、私有公用。
公有公用,這是最好的、最理想化的一種社會財富的分配形式,但是這種分配形式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要求。在生產力相當發達,物質極大豐富的條件下,公有公用才可能實現。而現階段我們生產力的水平還比較低,我們的物質還沒有達到極大豐富的水平,還隻能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動者不得食。如果硬要超越時代去搞所謂的共產主義,就會回到公共食堂的那種滑稽可笑的時代。所以我們現階段還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財富的公有公用。
公有私用,這種社會財富的存在和分配形式是權力被濫用的一種必然結果。在階級社會裏,國有的財富、集體的財富其實就是公有的財富,公有的物質財富因為沒有明確的界定,對於社會公有財富的管理者來說,在製約機製不完善、不健全的條件下,擁有管理權力的人就更容易接近和獲得這些社會財富,權力就成為了獲取財富的手段,這是腐敗的表現。像我們目前有的國有企業就是這樣,企業是國有的,但是一些管理者卻不代表全體人民的意誌去管理企業,而是在企業裏依靠自己的權力謀取個人的利益,謀取小團體的利益,這就是公有私用,是最不合理、最不公平的財富的占有方式。目前這種財富最不公平的占有方式是一種世界性的毒瘤,也是各國政府最頭疼的事情,為此人們製定了很多相關法律,想了很多辦法,但是這個毒瘤仍然還沒有被有效地根除。隻要全社會還沒有全部實現公有公用,公有私用就永遠都會存在;隻是隨著法律的健全,製約機製的形成,公有私用的範圍才可能會有所減小。
私有私用,這是比較合乎實際的一種分配形式,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能夠極大地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目前,像我們廣大農村那些靠自己的勞動使生活逐漸好起來的家庭,城市裏廣大的工薪階層,個體勞動者,他們靠自已的勞動所得自給自足,這就是私有私用。這沒有什麼不好,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靠自己的勞動吃飯,養活自己,社會會更安定,國家就會更富強。
私有公用,這是市場經濟社會裏的一種特殊分配形式。私有財富與公有財富最大的不同就是,財富的歸屬清楚明確,財富的所有者對自己擁有的財富管理得比較好,增殖快,財富能夠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60歲後把全部財富捐給社會,開始一種新生活。”雅虎總裁楊致遠對此如是說:“就我個人來說,能夠越早把這些錢還給社會越好。第一,因為一輩子也花不完;第二,交稅也交不完,給政府沒有用。要想辦法把這些錢回饋給社會。”香港的億萬富翁朱伯舜說:“一個人隻要有1000萬元一生就足夠了,你有再多的錢,但1000萬元以外的錢就不是你的,你用不掉這麼多錢也就碰不到它。”錢多了之後,在我們現在的層級管理的社會裏,你也不能事必躬親地去管理你的每一分錢,你要依靠你的下級執行你的命令,就是這種層級管理使你的的權力被剝奪。所以無論錢是誰的,個人的消費終究是有限的,無論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他吃的還是一日三餐,他睡的隻能是一張床。他們根本花不完手中的財富,他們其實還是在盡心盡力地為社會服務,不僅為社會提供很多就業機會,為政府分擔很多失業的壓力,而且私有企業、個體工商業者也是國家的主要稅源,為國家創造大量財富。截至1998年底,全國個體工商業和私營企業納稅700. 77億元,全國個體工商業、私營企業創彙折合人民幣210多億元。
我們國家現在是多種經濟形式並存,國有經濟形式、股份製經濟形式、私有經濟形式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經濟有它存在的必要,因為國家機器要運行,有的東西還必須采取國有的形式,保證公有公用,但是除了極少數國有企業外,純國有企業沒有再存在的必要,什麼通訊、銀行、電力、保險都可以將門打開讓私營、集體、合資、外商獨資進來一起競爭,形成股份製企業,這是比較靈活的一種經濟形式,各種經濟成分可以共同組成一個經濟實體,國家可以根據需要而采用參股、控股的方式實現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從而使公有私用的腐敗現象得到有效的監督。
財富的私有私用,在我們生產力還不是很發達的今天,在我們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的現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金錢作為人生的動力之一'會使私有財富(的私有私用不斷地向私有公用的方向轉化,使社會財富的分配更均衡,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實現天下為公的美好理想。
2.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從貢獻上來看,民營企業不僅是各種經濟成分中最有活力的部分,而且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增長最快的一個領域。非國有經濟在全國經濟中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工業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