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婉貞抗擊侵略者(1 / 1)

馮婉貞抗擊侵略者

馮婉貞家住在北京郊區的謝莊。

她父親叫馮三保,為人忠厚,而且精通武藝。

馮婉貞從小就跟父親練武,練就一身好武藝。

她聽到老人們講《木蘭從軍》、《楊家女將》等故事時,就常常希望自己也能像故事裏的那些女英雄一樣,英勇殺敵,保家衛國。

後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火燒圓明園,還到處殺人放火,搶劫財物。

地處北京郊區的謝莊,也受到了威脅。為了保衛村莊,謝莊人組織了地方武裝團練,推舉馮三保為首領。

一天午後,偵察人員飛奔回村報告,說敵人的騎兵來了。

馮三保立即吹起螺號,布置大家進入防禦工事,並吩咐要等敵人靠近了,聽了口令再開槍。

不一會兒,耀武揚威的敵人來了,放了一陣兒亂槍,就向村裏湧來。

馮三保看到時機已到,喊了一聲:“打!”團丁們土槍齊發,打得敵人紛紛落馬。

敵人放了一陣兒亂槍,就退了。

旗開得勝,馮三保非常高興。

可是,馮婉貞卻沒有喜悅之色。

馮三保問馮婉貞:“你怎麼不高興啊?”

“打了勝仗當然應當高興,”馮婉貞說:“但敵人不是真正被打敗逃走的,他們是調動大部隊去了。如果敵人拉來大炮,我們村子不就要被轟平了嗎?”

馮三保覺得女兒說得對,不由著急地問:“那怎麼辦呢?”

馮婉貞沉思了一陣兒,對父親說:“洋鬼子會使用槍炮,但他們卻不懂武術。槍炮利於遠攻,武術卻利於近戰。我們隻有土槍,射程近,不利於遠攻,比不上敵人的洋槍洋炮。但我們可以發揮我們的長處,攻擊敵人的短處,靠近敵人用大刀長矛和他們進行肉搏戰。”

馮三保聽後搖搖頭說:“我們村裏學武術的人,滿打滿算不過一百多人,怎麼能跟敵人的大隊人馬相拚呢?”

“是啊,這樣幹太危險了!”其他團丁也說。

馮婉貞就把一些與她年齡相仿的少年召集到一起,對大家說:“我們與其坐著等死,不如挺身而出,與敵人生死相拚。請大家趕快換上夜行衣,帶著大刀長矛跟我一起走。”

少年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都願意跟她一起行動。

馮婉貞帶領幾十個少年在村莊的一片森林埋伏下來。

黃昏時分,敵人果然來了,大概有五六百人,還拖著幾門大炮。因為馮婉貞他們都穿著黑衣服,又隱蔽在黑沉沉的樹林裏,敵人一點兒也沒發現。

當敵人走至樹林旁邊,隻聽馮婉貞高喊一聲:“殺!”

少年們一躍而出,揮舞著大刀、長矛衝向敵人。

敵人毫無提防,又因為距離很近,無法開槍開炮,頓時,不知所措,亂了手腳。

謝莊的少年都武藝高強。他們跳躍翻滾,非常靈活。

馮婉貞尤其勇敢,一連砍倒了好幾個敵人。敵人指揮官下令後退,想拉開距離開槍開炮。

這個詭計被馮婉貞識破了,她大聲喊:“快衝上去,別讓洋鬼子使用槍炮!”

在馮婉貞帶領下,謝莊的少年們緊追不舍,弄得敵人毫無辦法,隻好丟下大炮和百餘具屍體逃跑了。

敵人落荒而逃,謝莊保住了。

全村的人都稱讚馮婉貞是個智勇雙全的好姑娘。

夢想小啟迪

馮婉貞用近戰挫敗了敵人的槍炮,這也是“知己知彼”戰略的典型應用。高明的智慧隻要用在正義之處,就能發揮很大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