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
戰國末年,秦王嬴政一心想統一中原,平定天下,就派兵四處征伐。
他在滅掉趙國後,又派大軍直逼燕國,攻占了燕國好多城池,並打算一舉滅掉燕國。
燕國的太子丹知道燕國無力抵抗強大的秦國,為了挽救燕國,就想用刺殺秦王的辦法,來阻止秦國的進攻。
後來,他終於物色到了一個勇士,名叫荊軻。
荊軻表示願意為他效命。
燕太子丹就一直把荊軻待如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將自己的衣食與荊軻一起分享。
荊軻從心底感激燕太子丹。
當燕太子丹把刺殺秦王一事告訴荊軻時,他爽快地答應了。
同時,他提出,自己要扮成使者去見秦王。
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他要帶上燕國的督亢(今河北涿縣一帶)地圖,和逃亡在燕國的秦國將軍樊於期的人頭。他讓荊軻把匕首藏在圖中,告訴他在秦王觀看地圖時,突然刺殺秦王。
然後,太子丹又給荊軻配備了一名助手,並選定了出發的日期。到了出發的那一天,送行的人們都知道,荊軻此去秦國必死無疑,不可能活著回來。
燕太子丹和其他送行的人都穿上了白衣,戴著白帽,在易水(在今河北易縣)河邊為荊軻設宴餞行。
臨行的時候,高漸離擊築,荊軻唱了一首歌。歌中說:“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悲壯的歌聲表達了荊軻誓死的決心。大家聽了都傷心得流下了眼淚。
歌罷,荊軻頭也不回地走了。
荊軻到了秦國以後,不幸刺殺秦王沒有成功,最後被秦王的衛士殺死了。荊軻慷慨悲壯的俠客形象,一直流傳了下來。
夢想小啟迪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充滿了慷慨悲壯之情。荊軻勇氣固然過人,但是麵對統一中國的滾滾曆史車輪,也隻能落個“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結果。留給後人的,也不過是一個舍生取義的俠士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