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學習循序漸進(1 / 1)

鍾會學習循序漸進

三國時有一個叫鍾會的人,是穎川長社人。

鍾會的母親張氏很注意對兒子的培養和教育。

鍾會4歲的時候,張氏就教他讀《孝經》,7歲時讀《論語》,8歲開始讀《詩經》。鍾會從小就非常聰明,母親教他的功課,他不費多大力氣就領會掌握了。因此,小鍾會學習起來就不太用心了。

母親發現後,十分生氣,說:“我教給你的功課,你全都學會了嗎?”

鍾會回答:“會了。”

母親讓鍾會背誦,鍾會就流利地背誦。母親讓他講解,鍾會就詳細地講解。母親又提出幾個問題讓鍾會回答,這一下可把幼小的鍾會難住了。

母親認真地說:“學習可不能驕傲自滿,要一步一個腳印,學得才紮實。”

從此,鍾會開始靜下心來,嚴格按照母親布置的計劃,循序漸進地學習。他10歲讀《尚書》;11歲讀《春秋》、《左傳》、《國語》;12歲讀《周禮》、《禮記》;14歲讀父親鍾稱寫的《易記》;15歲開始,鍾會被送到太學讀書。

臨去太學前,母親把鍾會叫到跟前說:

“我怕你學習不深入紮實,所以一直讓你循序漸進。現在,你的基礎已經打好了。從今以後,你可以獨立地找書讀,盡可能廣泛地學習知識了。”

鍾會進入太學後,讀了許多書,常常夜以繼日地刻苦鑽研。

後來,他成為魏國一個非常有名望的將領。

夢想小啟迪

任何一個人的成就的取得,都非一日之功,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有了遠大的理想,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勤奮。人的一生,每天都在奮鬥,要在奮鬥中磨煉,在奮鬥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