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懸梁錐刺股(1 / 1)

頭懸梁錐刺股

懸梁刺股意思是隻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獲。說的是隻要下工夫,就會有收獲。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懸梁刺股作為刻苦學習的成語典故,故事源自戰國的蘇秦和東漢的孫敬。

古代的中國人很重視讀書。為了鞭策和激勵自己努力讀書,他們想出了許多有趣的方法。

最著名的就是孫敬的“懸梁讀書”和蘇秦的“刺股讀書”。

孫敬是西漢信都人,他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是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他年輕的時候發憤求學,常常讀書到深夜。看書時間久了,他有時不免會打瞌睡,等到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

有一天,他正抬頭冥思苦想,目光停在房梁上,頓時眼睛一亮。於是,他找來一根繩子,把頭發係在繩子上,繩子係在房子的梁上。

當瞌睡來的時候,他的頭會垂下來。此時係在梁上的繩子就拉直了頭發,頭皮的疼痛又使他驚醒。他頓時就睡意全無。

從那以後,他每天晚上都用這種辦法苦讀。

年複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在當時的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學子不遠千裏來向他求教。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蘇泰是東周洛陽人,是戰國時的謀略家。他年輕時曾四處遊說各國君主,希望能夠取得一官半職。然而,他得不到任何一個君主的賞識,隻好失望地回到家裏。

由於在秦時日太久,以致盤纏將盡,隻好衣衫襤褸地返回家中,親人見他如此落魄,都對他十分冷淡。

蘇秦羞愧難當,下決心用功學習,便拿出師傅送給他的《陰符》一書,晝夜苦讀起來。

讀書時他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便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專心讀書。

如此這般堅持了一年,他再次周遊列國。這次終於說服齊、楚、燕、韓、趙、魏“合縱”抗秦,並手握六國相印。

蘇秦締約六國,聯合抗秦,投縱約書予秦,使秦王不敢窺函穀關達15年之久。

夢想小啟迪

有的人讀了這個故事會說,他們兩個真是太傻了,累了睡覺有什麼不好?這就錯了,其實這個故事是向我們說明了一個道理,不管是什麼事情,隻要認真去做,努力去拚搏,去奮鬥,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