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曠夜讀終成才
徐曠是隋朝末年的一位儒學大師,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密、王世充等,都當過他的學生。
徐曠幼年時,因為戰亂頻繁,全家人在逃難中離散了。他和哥哥文林流浪到河南的愜師縣。
為維持生計,哥哥去幫別人賣書賺錢。他在家裏做飯,哥兒倆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哥哥賣書的活兒,給徐曠的學習創造了條件。
白天,哥哥出去賣書,徐曠做完飯就到山上撿些枯柴回來。晚上,哥哥帶著賣剩下來的書回到家裏,徐曠就用枯枝點火照明,專心致誌地閱讀。
由於這些書第二天要拿出去賣,賣掉就再也見不到了,所以他必須讀得很快。
徐曠常常一讀就是一夜,每天都讀好幾本書。他讀書雖然快,但也能夠融會貫通。他邊閱讀,邊思考,所以讀書的效果很好。
僅僅幾年工夫,他就讀完了四書五經,並對這些書有了深刻的理解。
有一次,京城裏來了一位頗有名望的老先生,在太學(古時候官辦的最高學府)裏主講《左傳》。
徐曠去聽了幾次課,發覺老先生並未闡明《左傳》的精妙之處,就和老先生辯論起來。最後,老先生不得不承認徐曠的見解中肯。
後來,徐曠因為學問出眾,被朝廷推舉到太學講授“五經”。由於他功底紮實,基礎雄厚,講解生動,論證有力,使聽講的人心悅誠服。
夢想小啟迪
自立才能自強,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人人都可以有夢想,但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一生碌碌無為,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勤奮是成就偉大事業的唯一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