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專心推敲詩句(1 / 1)

賈島專心推敲詩句

賈島是唐代詩人,曾經出家為僧。

後來,韓愈讀了他的詩,勸他還俗。他屢次考進士沒有成功,到唐文宗時才任長江主簿,人稱賈長江。

他的一生始終在窮困中度過,寫詩喜歡寫荒涼枯寂的境況,其中以貧寒苦難的言辭居多。他的詩以五律見長。

賈島寫作態度嚴謹,注重詞句錘煉,講求對仗,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賈島詩句“僧敲月下門”而來。

一天,他騎在驢背上想出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寫完後,他思索良久,感覺應當把“推”字改為“敲”字。

但考慮再三,他還是不能取舍,於是,坐在驢背上低吟起來,並時時用手做勢。

這時,韓愈的官車就在旁邊。賈島因為精神高度集中,對周圍的一切視而不見,不知不覺竟然撞了上去。

直到韓愈的部下們圍在了他身前,他還在做手勢,定不下該用“推”還是“敲”。

韓愈的部下把驚恐萬狀的賈島押到韓愈麵前。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

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

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

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夢想小啟迪

古今中外,許多有成就的先賢,研究學問無一不是專心致誌,專心不二。我們要想自己的學問有所進步,就要專心致誌,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