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章虛心改詩
1943年7月,吳玉章寫過一首《和朱總司令遊南泥灣》的五言古詩,記敘了南泥灣的變遷,歌頌了南泥灣人艱苦奮鬥的精神。1958年初,《紅旗飄飄》編輯部向吳老索詩稿發表,吳老同意了。有一天,吳老正在抄寫這首詩,他身邊一位年僅十六七歲的小服務員發覺原稿中“‘回亂’成荒地”一句不妥,隨即向吳老說:“‘回亂’雖然打了引號,但說‘回亂’成荒地,是把荒地的責任算在回民身上了,還是不好。”
吳老聽了很高興,非常讚賞這位小服務員的意見,立即把身邊的幾位工作人員都找來,請大家一齊來斟酌這句詩,後來決定把“回亂”改成“剿回”。一字之改,意思就大不一樣了。
夢想小啟迪
吳玉章是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老一輩革命家裏享有很高的威信。這樣一位享有盛譽的人,卻能虛心聽取服務員的意見修改自己的作品,充分顯示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謙虛好學精神和寬廣的襟懷。
晶晶明白了一個道理
晶晶是個聰明的孩子。
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講一講《小馬過河》的故事。晶晶講得很流利,而且很生動,老師表揚了她。
輪到點點講的時候,點點低著頭,結結巴巴,別人根本聽不懂她在說什麼。
晶晶見了,拍著手,哈哈笑,還小聲說:“真笨!”點點聽見了,很生氣。
美術課上,老師讓大家畫一幅畫,晶晶畫得很好,老師表揚了她,還把她的畫給大家展示了一番。
而點點畫了好半天也沒有畫好,老師當然沒有表揚她。
下課了,晶晶走過來,拿著自己的畫在點點麵前晃了晃,還說:“我的畫兒多漂亮!你的畫兒真不像樣!”
點點看著,心裏很難過。
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道應用題:
“水裏有二十三隻鴨子,不一會兒有十七隻上了岸,過了一會兒又有八隻下了水,問:是水裏的鴨子多還是岸上的鴨子多?多幾隻?”
點點很快就列出式子,做好了。老師看了,表揚她做得又快又準確。
而晶晶呢,想了好半天,急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做出來。
點點看見了,主動走過去,說:“晶晶,我來幫你吧。”
晶晶看了看點點,低下頭,沒有說話。
點點坐了下來,把自己怎麼想的、怎麼做的說給晶晶聽。晶晶終於弄明白了,完成了題目。老師也表揚了晶晶。
第二天一大早,晶晶來到點點麵前,不好意思地說:“以前我很驕傲,自以為了不起,覺得什麼都比別人強,還經常取笑你,是我錯了。我以後不再驕傲,也不再取笑你了。讓我們做個好朋友吧!”
點點聽了,甜甜地笑了。她們手拉手,一塊兒做起遊戲。
夢想小啟迪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隻有認識到自己的短處,學習他人的長處,才會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