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發奮筆耕
1850年8月5日,莫泊桑出生於法國的諾曼底。
他的前輩都是貴族,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家裏境況有些衰落,父親因此做了商人。他的母親出生在書香門第家庭,熱愛文學,經常對文學作品發表議論,並且很有見解。
莫泊桑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和母親經常鬧矛盾,後來就分居了。
莫泊桑跟著母親住在一個海邊的別墅裏。
幼年的莫泊桑聰明活潑,母親非常喜歡他,教他讀書、寫字,學習拉丁文。
小莫泊桑活潑得像一匹淘氣的小野馬,蹦蹦跳跳、無拘無束。他喜歡在果園裏遊玩,在草原上看打獵,在海邊釣魚或遊泳,更喜歡和農民、漁夫、船夫、獵人在一起聊天,一塊幹活兒。
這一切使他了解了很多人,熟悉了農村的生活。
到了十三歲,莫泊桑進了一家修道院念書,但那裏的課程千篇一律,引不起他的興趣。
他喜歡寫點詩歌,把自己記憶的事情描繪一番,還愛讀莎士比亞等名作家的作品。後來,他進了魯昂中學。
那裏有個老師,名叫路易.布耶,是一個詩人。他看到莫泊桑經常寫詩,就把莫泊桑的練習本拿去翻看。
有一次,他從莫泊桑的本上看到了這樣幾句話:“人的生命,有如船在海上駛過的水痕,慢慢兒遠,慢慢兒淡。”
這幾句話,表現了一些消極的人生觀,但是文句很美,似乎還有點哲理性。
路易.布耶覺得莫泊桑有寫詩的才能,因此就下工夫引導他,啟發他,使他寫的詩有了一定的進步。
事情也真湊巧,莫泊桑的老師布耶也跟福樓拜是好朋友,他就把莫泊桑帶到福樓拜家裏去,兩個人一起指導他寫作。
福樓拜對莫泊桑要求十分嚴格。有一次他對莫泊桑說:“你永遠不要忘記布封(德國著名的博學家、作家)的話:才氣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努力吧!”
莫泊桑遵守這個教誨,不停地寫作。他寫詩歌,寫劇本,還寫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可是,這些作品到了老師的手裏,全都通不過。莫泊桑毫不灰心,寫呀,寫呀,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他寫出的稿紙堆起來快有一人高了。
有一回,福樓拜帶他出門兒,走過一家雜貨鋪門前。雜貨鋪裏,有雜貨商在忙忙碌碌,門口有一個吸著煙鬥的守門人安靜地坐著。
回家後,福樓拜說:“你給我描寫出今天看到的雜貨鋪、雜貨商和守門人的姿態、形體外貌。你不但要有畫家的手腕,寫得逼真,而且要用文學大師的手法,傳達出他們的精神活動。
請注意,你寫的這個雜貨商和守門人,不能同任何別的雜貨商和守門人混同起來。你所談到的任何事物,都隻能用一個名詞來稱呼,隻能用一個動詞來表達,隻能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
你所用的詞兒,應該是別人沒有用過的,甚至還沒有被別人發現的,決不能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和模糊不清的語言戲法來逃避困難。”
老師的嚴格要求,沒有使莫泊桑望而生畏。他不止一次地到雜貨鋪前去觀察、琢磨,力求用最準確、最新鮮、最能表達自己感受的句子寫出對這個鋪子的印象。
他每寫好一段,就念給自己聽,如果寫得不滿意,就重新寫。就這樣,他寫了改,改了再寫,最後,終於寫出了一篇漂亮的文章。莫泊桑活了43歲,1893年逝世。
他的一生非常勤奮,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從1880年到1890年的10年間,他寫出了300篇短篇小說,平均一年寫30篇,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很有名的作品。
夢想小啟迪
莫泊桑最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與他的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勤奮是打開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是實現理想的基礎,一個人隻要能認認真真地、踏實肯幹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