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教子習字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工草書隸書,還擅於畫畫兒。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讚不絕口,小獻之也漸漸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獻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獻之問母親郗氏:“我隻要再寫上三年就行了吧?”母親搖搖頭。“五年總行了吧?”母親又搖搖頭。
獻之急了,衝著母親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
“你要記住,寫完院裏這十八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
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後。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五年,然後把一大堆寫好的字拿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
誰知,王羲之一張張看過後,卻一個勁地搖頭,直到他看到一個“大”字時,臉上才現出了比較滿意的表情,並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小獻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並說:“我又練了五年,並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還有什麼不同?”
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三天,最後,她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歎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唯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聽後泄氣了,有氣無力地說:“難啊!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有好結果呢?”
母親見他的驕氣已經消盡了,就鼓勵他說:“孩子,隻要工夫深,就沒有過不去的河,翻不過的山。你隻要像這幾年一樣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目的的!”
獻之聽完後又鍥而不舍地練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獻之練字用盡了十八大缸水後,在書法上果然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後來,王獻之的字達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人們還將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並稱為“二王”。
夢想小啟迪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和他的品德、意誌等因素緊密相連的,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等不良思想是成功的大敵。王獻之在父母的教育下,去除了不良的習慣,培養了良好品質,終於成為一個名滿天下的大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