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2 / 2)

袁紹做為四世三公出身的世家,錢財自然是富裕一些的,他的那些士兵一個個都是穿著厚厚的棉衣。

曹操在出征前就做了充足的準備,找到了一些富商,並獲得了支持,他們的士兵也一樣有棉衣可穿。

相對於寒摻一些的就是孫堅的部下的劉備的部下。

這兩個一個是太守,一個是縣令之職,本就出身於貧窮之地,這一次出征是為了一顆報國之誌,並沒有在其它方麵多做準備,如此一來,他們手下士兵的衣服還隻是秋裝而己,白天還好說一些,但是到了晚上確會凍的睡不著覺。

相比於這四股勢力,最舒服的,裝備最好的自然就屬陳留張超。

在張超的指示之下,魯肅早就做了準備,他手下的三千五百士兵不僅僅人人有棉衣穿,甚至還都配有一個重重的毛毯,使他們睡起覺來更加的舒適,暖和。

尤其是其中五百張家軍輕騎兵。

他們人人著一身黑色的鎧甲,穿著保暖的棉衣,甚至人人腰間還掛著一個酒壺,那裏裝的是花錢也不容易買到的霸王醉。一旦酒壺打開,馬上就向外散發著濃厚的酒香。

在加上那在陽光照耀之下可以照出人影的優製鎧甲,他們一亮相,自然就成為了所有視線的焦點。

張超帶著隊伍是最後一個趕到弘農郡的,他出現的時候便己經有很多人在城門處圍觀了,這自然而然的就受到了許多人的指指點點。

其中,在人群之中就有這樣三人,一位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雙眼炯炯有神,凡是被他看到之人,不免就會生出一種被重視的感覺來。此人便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第二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一身綠色長袍向著人群中一站,怎麼樣都給人一種鶴立雞群之感,他便是被後人說成一代武聖的關羽關雲長。

最後一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頭大如鬥,勢如奔馬。便是燕人張飛張翼德。

劉備早帶著結拜的二弟和三弟來看張超軍隊的儀容了。

劉備此人,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誌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他的內心之中是極為渴望闖出一番大業的,因爾更看中人才對於一個集體或是一個集團的重要性。

這一次出現在城門外,絕非偶爾,而是想觀張超其人,是否能成為朋友,甚至是否有進一步招攬的可能。

不錯,就是招攬。

或許對於別人來講,你不過就是一個平原縣令的身份,如何敢對一個朝廷任命的太守一位將軍起窺伺之心。可偏偏事情放在了劉大耳朵的身上就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有現代的一種說法,別看我沒有什麼本事,可我瞧不起的人可多了。

劉備便是屬於這種人,他自憑著劉姓的身份,骨子裏很是有一種優越感的。甚至在他看來,為自己服務就是為整個東漢而服務,這是沒有什麼太大區別的。

這一次聯盟的五家。前三家他都看過了,也有過接觸,可不論是誰都不是他輕易可以招攬到的。先不說其地位,單就說是兵力方麵也多於自己。在明知這三位集團的首領都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之後,這就將目光放在了張超的身上。

論年紀而言,這是五人中最小的;論謀略而言,此人不過就是會做一些好詩,外加打過長社一戰而己,那社會經驗應該不會很豐富;加之這不過就是一個名義的廣陵太守而己,實際上沒有過管理任何一郡一縣的經曆,這才是最好拉攏的對像。

所以,在聽到張超要入城之後,劉大耳朵這就帶著兩名兄弟來到了城門口,他心中還有一種想法沒有呼出口,那便是想利用兩位兄弟的氣勢來壓一下張超,或許可以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這樣一來便於下一步的拉攏打下了基礎。

隻是萬沒有想到,這支五百人的輕騎會如此的威武雄壯,他們一亮相,便讓劉大耳朵於心中再不敢小瞧於張超。

五百輕騎於前,以著絕對震懾的方式出場了,引得城門之下便是一陣的騷亂。可是接下來一身雪白披風的張超和一身乳白披風持著亮銀槍的趙雲一亮相,確是引發了更大的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