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3)

世外桃源——壩美村

晉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流傳千古,後人在讚賞其優美風光的同時,可能最重要的還是那裏與世隔絕,保持了千百年不變的淳樸民風,最近,一個現實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桃花源被人發現了,那就是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的壩美村。

壩美村離廣南縣城60餘公裏,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交界,汽車行到八達以後就不能前行了,步行30分鍾後,一座突兀的大山橫臥眼前。在山腹中間有一山洞,洞中有暗河流經。此時,熱情的當地村民會為外來者擺渡。整個山洞有約800米長,洞中無照明,在漆黑的山腹中行船,感受小河的流淌,人如同正在穿越時光隧道一般。船到洞的盡頭,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壯鄉風情的田園風光展現眼前,壩美村便坐落在一個平坦的盆地中,整個村子有600餘人,全為壯族,據說是當年為躲避戰亂,從廣西遷徙而來,民風非常古樸,從1949年至今,從未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清澈的小河繞村而過,水車在河邊靜靜的轉動了百年,“仟陌縱橫、雞犬相聞”,如一首安靜的田園詩,所以來遊覽的人們都異口同聲地稱讚這裏是現代“世外桃源”。

壩美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北部的阿科鄉和八達鄉的交界處,屬喀斯特地貌,氣候為亞熱帶氣候,海拔在’70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8度,年降雨量為1224毫米。全村範圍約有30平方公裏,村中土著居民為壯族的沙係支係,全村115戶人家614人。

壩美不論是在自然特征上,還是在社會人文環境上,均是《桃花源記》描述內容的驚世再現。該地區山峰奇異,河穀幽美,阡陌縱橫,河流山溪蜿蜒奔流,常年流水不斷,溶洞層疊散布在山峰內,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水源,冷泉、熱泉四季不絕地湧騰。

“世外桃源”被四山環繞,中間有一壩,壩中彎彎曲曲有條河,而河的進口和出口都有約1公裏長的溶洞,無論從湯那村或進從落水洞村人壩美村,均須穿過幽長的水洞。乘船穿過狹長幽深的水洞,地勢豁然開朗,形成別有洞天的幽美環境。古榕翠竹間坐落著一個壯鄉村寨,村民沿河修造設置的水車和田間籬笆構成一幅鄉村小景。這塊土地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村內古樹蔥蔥,保存著多種植物資源,榕樹、木棉、青大樹、海芋、灌木等,各種野花和藤子散布在河穀中。在河穀、群峰和峭壁中,還有猴群、飛狐、野兔、野雞和多種鳥類。猴爬岩時時可見飛狐滑翔,早晨的清河穀中但聞百鳥啼鳴。

壩美村遠在宋代就已形成,至今宋代壯族英雄儂智高的傳說依然在民間流傳。村中保留著較完好的雲南文化特色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形態,生動體現了壯族農耕社會男耕女織、雞犬相聞、鄰裏和睦的田園牧歌情趣。村民的食物、衣物、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基本上靠自己生產,建造房屋不用出錢請工,鄰裏之間團結互助是壯家人的優良傳統。村中依時定期舉行祭龍、圍魚,對歌、演練古兵器舞、鬥雞等傳統的集體活動,保留著濃厚的壯族傳統文化色彩。當地農民少問世外之事,樂於農耕,鄰裏和睦,團結互助,共同遵守古風遺俗,保存了壯族文化的精髓。村中現存並使用自製的生活器具,諸如木梯、木背柴架、木燈架、石滾、石缸、繡花鞋等。村民崇敬自然、崇拜神靈和祖先,村裏還有保留完好的土地廟、龍神廟、筒子錢杆、花公花婆台。

特異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人文資源交相輝映,使壩美村成為展現“世外桃源”小農經濟社會形態和傳統鄉村田園野趣的人文景觀。

神秘之湖的水下建築

撫仙湖位於玉溪市澄江、江川、華寧三縣間,距昆明60多公裏,是一個南北向的斷層溶蝕湖泊,形如倒置葫蘆狀,兩端大、中間小,北部寬而深,南部窄而淺,中呈喉扼形。湖麵海拔高度為1721米,湖麵積216.6平方公裏,湖容積為206.18億立方米,僅次於滇池和洱海,為雲南省第三大湖。湖水平均深度為87米,最深處有157米,湖容量達189億立方米。相當於12個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深度和蓄水量是雲南省第一大湖。除東北長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外,撫仙湖又是我國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

撫仙湖水的補給除靠雨季四周溝溪彙集外,湖岸周圍還有大量的地下泉水湧出。撫仙湖水清澈純淨,透明度平均為8米,最大可達12.5米,是我國內陸淡水湖中水質最好的湖泊之一,居雲南省湖泊之最。

“金字塔”和“羅馬鬥獸場”

2005年年底,職業潛水員耿衛在雲南澄江縣披露了近兩年來水下考古的最新發現,一張張金色的聲納掃描圖顯示出水下城市宏偉的輪廓,令人驚詫。耿衛介紹說,目前已經探明的古城遺跡麵積達2.4平方公裏,規模不遜於上世紀70年代的澄江縣城。主要建築共有8個,其中兩個高大階梯狀建築和一座圓形建築最為重要。

而另一座階梯狀建築氣勢最為恢宏。它上下共五層,第一層底部寬63米,第二層寬48米,三四層倒塌比較嚴重,無法仔細測量,第五層寬27米,整個建築高21米,類似於美洲瑪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層大的台階之間都有小台階相連,其中第一級大台階從底部有一條筆直的小台階直通而上。

此外,在這兩座建築中間還有一條長300多米、寬5-7米的石板路麵,用不同形狀的石板鋪成,石板上麵有各種各樣的幾何圖案。在另外一片區域裏,還發現了一座圓形建築,底部直徑為37米,南麵偏高,依稀可以辨別出台階。該建築北麵倒塌得比較嚴重,東北麵有個缺口,形狀類似於古羅馬的鬥獸場。

台階式建築

在雲南晉寧石寨山曾出土大量古滇國時期的青銅器,耿衛仔細觀察後發現,很多青銅扣飾(一種青銅質地的圓形小飾品)上都有台階式建築的圖案,有的上麵還有用於祭祀的杆欄式建築圖案。他認為,這表明祭祀活動在古滇人的生活中已經相當重要,那些高大的台階式建築就是古滇人祭祀活動的遺存。

更令人稱奇的是,刻畫在一些青銅扣飾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圖案,幾乎與水下發現的圓形建築形式一模一樣。青銅器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分上下兩層,第一層有十餘人,第二層有三四個人,坐在台階上觀看鬥牛或者其他表演。耿衛認為,水下圓形建築就是扣飾圖案描繪的原型。曾有專家認為,圓形建築是娛樂設施或體育場,耿衛表示不能讚同,“如果是舞台建築,過於奢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關於古滇國的考古成果幾乎全都集中在墓葬和文物的出土上,曾經興盛500餘年的古滇國沒有發現任何生活建築的遺跡,這更讓耿衛猜測,湖底高大的建築與青銅器上的圖案相似絕非偶然。

“海馬蹄印”

在撫仙湖的眾多傳說中,關於海馬的傳說最為離奇。據說這種海馬可以在湖麵上奔跑如飛,經常在晨霧中出現,霧散後潛人水中,在古縣誌中多有記載。耿衛認為,撫仙湖水位很低阿時候在很淺的_地方露出的石板上,人們可以看到直徑在8-15厘米的孔洞,形狀酷似馬蹄印。在水下建築上,他也發現很多類似的孔洞,有些內部邊緣還有石釘。最初他一度認為這些孔是來連接石板的,後來發現這些圓孔插上木樁,再用繩子連接起來,會形成一個規則的長方形。

考古學家通過研究古滇文明的青銅器圖案發現,古滇人的建築主要是以杆欄式建築為主。這種杆欄式建築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層懸空,再修牆而形成的建築。耿衛認為,利用石板孔插木形成的長方形,完全符合杆欄式建築的基礎。他由此推斷,所謂海馬的腳印就是杆欄式建築用於插立木的基礎,撫仙湖水下古跡一定與古滇文明有著直接的聯係。

規模不遜瑪雅文明

在雲南澄江縣的曆史上,有史可查的有3個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後來在史書上神秘消失,這是很多專家傾向於認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城的原因。然而,也有專家對“俞元”兩字有獨特的詮釋,認為“俞”在古漢語中有“最初”之意,而“元”有“原始、根基”之意,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最初的高大的根基”。

專家認為,和其他的古代文明遺跡相比。撫仙湖水下遺跡的規模絕不遜色。擁有超過21米的高大建築,這在瑪雅文明遺跡中都是不多見的。對它的研究將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困擾考古界多年的古滇文明的謎團,很可能通過撫仙湖水下古跡揭開。

公元前279年,楚國大將莊礄率領大軍直撲滇地(現在的雲南地區),征服了當地的少數民族。正當莊礄準備班師之際,偏偏趕上秦國入侵楚國,切斷了他回國的後路。莊矯索性就在滇地稱王建國,史稱“莊礄王滇”。

到了漢武帝時代,中央王朝把滇國所在區域設為“益州郡”,下轄24個縣,滇王成了名義上的統治者,古滇文明逐漸衰弱,融人中原文明。由於缺少文字記載,關於古滇國的一切,逐漸湮沒無聞,成了一個無人知曉的曆史之謎。

秦皇地宮謎團重重

始皇陵是一座充滿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地宮形製及內部結構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幹百年來引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測與遐想。地宮是什麼樣的結構?地宮內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寶?地宮內有沒有防盜機關?地宮挖了多深?始皇帝是銅棺石棺還是木棺木槨?始皇帝的屍骨是否完好無損……這一係列的懸念無不困擾著專家學者。目前隻能根據現有考古材料結合有關曆史文獻作初步的探討和推測。神秘莫測的秦陵地宮在司馬遷筆下僅留下極為簡略的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專家們以此為線索,努力尋找著能揭開秦陵地宮之謎的種種蛛絲馬跡。

謎團一:幽幽地宮深幾許?

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麵積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其規模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通過考古鑽探進一步證實,幽深而宏大的地宮為豎穴式。司馬遷說“穿三泉”,《漢舊儀》則言“已深已極”。說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極的地宮究竟有多深呢?神秘的地宮曾引起了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興趣。他利用現代高科技與陳明等三位科學家研究撰文,推測秦陵地宮深度為500至1500米。現在看來這一推測近乎天方夜譚。假定地宮挖至1000米,它超過了陵墓位置與北測渭河之間的落差。那樣不僅地官之水難以排出,甚至會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的危險。盡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對秦陵地宮深度也作了多方麵的研究探索。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這個數據應當說不會有大的失誤,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賴於考古勘探進一步驗證。

謎團二:地宮設有幾道門?

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過電視直播目睹了考古學家探測金字塔內部空間的過程。當考古學家從第一道石門河口將機器人放進去之後,想不到機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門。舉世矚目的金寶塔考古工程隻好擱淺。金字塔地宮可能不隻兩道門。那麼,秦陵地宮當年建造了幾道墓門呢?秦陵地宮門道數量問題,其實《史記》中早有答案。隻是未引起學者們的重視罷了。《史記》清楚的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複出者。”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複出者”,也成了陪葬品。這裏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辯駁。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中羨門用了個“閉”字,外羨門則有了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活動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羨門可能是橫向鑲嵌在兩壁的夾槽中,是一道無法開啟的大石門。內羨門可能與中羨門相似。三道羨門很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謎團三:“上具天文”作何解釋?

秦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記載出自《史記》,其含義是什麼?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推斷:一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應當是在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可能仍保存在今日臨潼始皇陵中。”近年來,西安交大漢墓發現了類似於“天文……‘地理”的壁畫。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則是代表山川的壁畫。由此推斷,秦陵地官上部可能繪有更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下部則是以水銀代表的山川地理。在這座有著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國”裏,秦始皇的靈魂照樣可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統治著這裏的一切。

謎團四:地宮埋“水銀”之謎

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地質學專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後兩次來始皇陵采樣。經過反複測試,發現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果然出現“汞異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科學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史記》中關於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現代科技終於解開了地宮埋“水銀”的千古謎案。至於地宮為何要埋入大量水銀?北魏學者酈道元的解釋是“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在於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原來是以水銀象征山川地理,與“上具天文”相對應。

謎團五:地宮珍寶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一語出自司馬遷筆下。早於司馬遷的大學者劉向也曾發出過這樣的深切感歎:“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麼,這座神奇的地宮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寶呢?《史記》明文記載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它還有什麼稀世之寶誰也不清楚。不過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宮西側發掘出土了一組大型彩繪銅車馬。車馬造型之逼真,裝飾之精美舉世罕見。之前,考古工作者還發掘出土了一組木車馬,除車馬、禦官俑為木質外,其餘車馬飾件均為金、銀、銅鑄造而成。地宮外側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隨葬品,那麼,地宮內隨葬品之豐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謎團六:秦始皇使用銅棺還是木槨?

秦始皇使用什麼樣的棺槨?《史記》、《漢書》均未明確記載。司馬遷隻留下一句“下銅而致槨”的含糊記錄。於是有學者據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銅棺。但從文獻記載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銅棺。《史記》、《漢書》明文記載:“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披以珠玉,飾以翡翠”,“棺槨之麗,不可勝原。”這裏“漆塗其外”、“飾以翡翠”的棺槨恐怕隻能是木質的了。如果是銅棺或石棺肯定用不著土漆塗其外,而隻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從先秦及西漢的棺槨製度考察,使用“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是當時天子的特權。自命功勞大過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棄“黃腸題湊”的木槨而改用其它棺槨。

謎團七:地宮有沒有空間?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宮為豎穴式。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墓室內外嚴嚴實實,不會再有空間。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則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李斯這段話如果記載無誤,那地宮明顯有個外殼。按理這段話不會有假。因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對地宮的構造了如指掌。加之這段話是當麵向聖上彙報的,應該說不會有摻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斷秦陵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宮。不然,怎麼會“叩之空空”?又怎麼會“燒之不燃”?按文獻記載推理地宮是空的,且有較大的空間,但由於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目前還是個謎。

謎團八:自動發射器?

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麵也苦費心機。《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進者輒射之。”指的是這裏安裝著一套自動發射的暗弩。如果記載屬實的話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器。

秦代曾生產過連發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宮的暗弩當是一套自動發射的弓弩。當外界物體碰到弓便會自動發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產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也是一大謎。

謎團九:秦始皇遺體完好嗎?

20世紀70年代中期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發現震驚中外。其屍骨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由此,有人推測秦始皇的遺體也會完好地保存下來。雖然客觀上具備保護遺體條件,但秦始皇遺體是否完好地保存下來呢?如果單從遺體保護技術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漢女屍能很好地保護下來,秦代也應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屍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熏人的腥味,為了防止腥味擴散,走漏“風聲”,趙高、胡亥立即派人從河中撈了一筐筐鮑魚,將鮑魚與“屍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這樣,經過50餘天的長途顛簸,九月,屍骨終於運回鹹陽發喪。

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間隔近兩個月。根據當代遺體保護經驗,一般遺體保護須在死者死後即刻著手處理。如若稍有延誤,屍體本身已開始變化,恐怕再先進的技術也無能為力。秦始皇遺體途中就開始腐敗,屍體運回鹹陽等不到處理恐怕早已麵目全非了。據此推測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以上謎團隻是秦陵地宮眾多謎團之冰山一角。隨著我國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測技術的實際運用,秦陵地官終有一天將再次震驚全世界。

南越王國五大謎團

南越國是我國西漢初期在嶺南地區建立的諸侯王國。始建於公元前203年,於公元前111年為漢武帝所滅,傳國五世,曆時93年。國都位於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疆域包括今天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區的大部分,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部分地區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國又稱為南越或南粵,在越南又稱為趙朝或前趙朝。

“番禺城”存在之迷

南越王宮殿目前隻挖掘出一號殿的一部分和二號殿的一角,350多平方米的發掘現場隻占兒童公園東南一個角,整個宮殿最精華的部分還在2萬多平方米的兒童公園下麵。宮殿也找到了,但是在宮署之外還有沒有一個城?據史料記載,秦末漢初時期全國有十多個商都,而嶺南就隻有“番禺”這一個重要的商都。按照考古專家推測,南越王宮署之外應該還有貿易區(市)、老百姓生活區(坊、裏)以及城牆等等,然而這些東西目前卻一點出土的跡象都沒有。南城王宮署隻是番禺的一部分,當時的城在哪裏?城牆修建在什麼地方?這同時也是所有廣州人的一個曆史心結——古番禺城的存在仍然是一個謎。

印章上的“老外”頭像之迷

在堆積成山的出土物件中,最令考古學家感到興奮的是一枚大約5厘米高、質地堅硬、末完成的象牙印章。這枚象牙印章隻有一隻核桃大小,上麵還有一道裂痕,剛好出土在唐代的溫道上,在它的周圍還有一些象牙材料,水晶,外國玻璃珠等文物。

該印章雖然沒有打磨完成,也沒有刻字署名,其上卻大有乾坤——上麵的頭像無論從臉形還是發式上來看,都是一個明顯的外國人頭像。從開關上看,這枚印章不是中國傳統的長方形或正方形,而是橢圓形,而西方印章的形式正是以橢圓形為主。種種跡象表明,這是枚給外國人刻的印章,反映了當時廣州外國人的存在。據文獻記載,唐代廣州聚集了數萬外國人,尤其以西亞阿拉伯人為多,但苦於缺乏具體物證。但這枚印章上麵的“老外”到底是哪一國人?當時的廣州外國人的數量有幾何?這些謎底仍待揭開。

南越王宮“石頭城”之謎

在考古學界有這樣一個共識——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西方古代建築則是以石結構為主,一木一石,形成中國與西方在建築文化隻上的分野。過去一般認為,中國建築在唐宋以後才大量使用石質材料,但是在剛剛出土的南越王宮殿和以前出土的南越王禦花園,都不發現了大量的石質材料,諸如石柱、石梁、石牆、石門、石磚、石池、石渠等等。不一而足。

有人認為,整個南越王宮署的石建築普及程度,可以用“石頭城”來形容,甚至有的結構與西方古羅馬式建築有相通之處,這在全國考古界都是罕見的。有行內人士提出,南越王宮署獨樹一幟的石建築,是否意味著當時的廣州已經引進了西方的建築技術和人才?如果這些“外籍建築工程師”真的存在,那麼中外建築文化交流史就得重新譜寫了。當然,這些猜測都還隻是一個謎。

石渠流向圖形之謎

禦花園中有一條曲流石渠,令人可以想見到當年南越國皇家霸氣之端倪。這條曲流石渠約180米長,由北向南,再向東,注人一彎月形石池後又繼續西流,蜿蜒貫穿整個禦花園。關於這條以觀賞潺潺溪流為主要功用的渠道,有一張非常有趣的示意圖:圖的上部分是黃河“幾”字形走向圖,圖的下部分也是“幾”字形走向的南越王禦花園中的石渠流向圖,隻是前個“幾”字向北,後,個“幾”字向南,總體的形狀有著驚人的相似。有專家猜測。這種驚人的相似不一定是巧合,也許正是南越王趙佗當年“覬覦中原”的“野心”所在。猜測畢竟是猜測,實情到底如何,恐怕隻有泉下的南越王自知。

“龜鱉石池”上的建築之迷

禦花園中東南角有一個彎月形石池。這個深約1.5米的石池出土時,僅存兩列大石板和兩根帶榫的石柱,近池底還發現成層的龜鱉殘骸。池壁西邊頂上還有三條呈放射式的石地梁,端部各有一口拳頭大的榫眼,形如牛鼻,有專家稱此為“牛鼻石”。

有專家斷定,這些遺跡給人們留正職珍貴的啟示一在這些石板、石柱和牛鼻石之上,會有一個不同凡響的建築覆蓋整個石池,很可能是整個南越王宮署中最具亮點的一個建築造型。那是一個怎麼樣的建築呢?

有人認為是一個供帝王後宮歇息賞水賞龜的涼亭;也有人認為是一個池上舞台;還有人認為是一造型獨特的曲橋……但種種設想,還必須與原有的建築設施和榫眼等相吻合,具體到這一點,又讓許多專家都感到迷茫。2000多年前的石池上蓋建築的結構如何,看來又成了一個曆史之謎。

兵法寶庫——銀雀山漢墓

臨沂市區東南有兩座山崗,古代相傳此處遍生一種灌木,春夏之交,此木鮮花盛開,花朵形似雲雀,東崗為黃色,西崗為白色,故兩座山崗得名金雀山和銀雀山,均係漢代重要墓地,自1970年以來,先後發掘墓葬百餘座,出土大批珍貴文物,現已在銀雀山西南麓建成我國第一座漢墓竹簡博物館,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沂市青少年教育基地。1982年2月動工興建,1989年10月落成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占地麵積10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銀雀山漢墓廳和竹簡陳列廳為仿古式、歇山鬥拱、灰陶瓦頂、赤柱丹梁。院內鬆柏花竹,長廓環繞,山水相映,整體設計融仿古建築與園林於一體,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堪稱魯南參觀遊覽勝地。

步進博物館大門,沿長廓緩行就可來到位於院內南側的銀雀山漢墓廳,室內中央是複原後的一、二號西漢墓穴,所有隨葬物品複製後均按原狀擺放在棺槨內。橢圓形展廳周圍的牆壁上裝飾的玻璃櫥窗,展示著放大後的漢墓發掘現場和出土竹簡的照片。

墓室均在岩石上開鑿而成,為長方形豎穴。相距50厘米,地表至墓底深度,一號墓為2~3米;二號墓為3.5~4米。一號墓槨室南北長2.64米、寬1.76米、高1米;二號墓槨室南北長2.14米、寬1.56米、高0.88米。兩座墓葬槨室結構基本相同,槨框四角以榫卯相接,扣合緊密,槨頂橫鋪蓋板,分槨為東西兩側。一號墓槨室東側置棺,西側為邊箱,安放隨葬物品;二號墓則相反,西側置棺,東側為邊箱,棺身外髹黑漆。棺槨木質堅硬,周圍封閉嚴密,隨葬物品保存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