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文家墓在山坳中一養老院旁,占地接近20平方米,碑文上依稀辨得此墓建於同治十年,墓中合葬有文氏家族4人;楊氏墓墓碑上刻有詩句:“青山不語花常笑,綠水無言鳥作歌”,這正是四麵山景色的高度概括;更奇妙的是高氏墓墓碑刻有100多句詩,每句詩歌描繪一個景點……

墓碑林立,那些沉睡的靈魂,是否真正逃脫了商界的傾劄?是否真正逃脫了官場的躬腰?他們是否真正融入了滿山青黛,像山裏人一樣淡泊生活?刻在朝陽觀旁岩石上的兩首詩歌似乎影射原始森林旁居住村民的內心世界,四麵山屬於天子,也屬於庶民,在四麵山天子與庶民平等——

一首詩歌名為《咂酒歌》,相傳為明太祖朱元璋在四麵山喝酒後所作:“萬粒珍珠一甕收,手捧乾坤水倒流。誰敢與我比高矮,皇帝到此也低頭。”

另一首詩名為《醉酒》,相傳為四麵山一目不識丁的村民喝醉了隨口吟出:“不愁無來不愁有,但願筍溪化為酒。閑來醉臥石灘上,湧一浪來喝一口。”

或許那片原始森林能從3.5億年前走到今天,有山的膜拜、水的膜拜,也有人的膜拜。

“懸棺”是怎樣懸上去的?

懸棺概述

懸棺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懸棺”一詞,來源於梁陳間顧野王“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太平禦覽》卷47引)一語。1946年中國學者考察四川珙縣、興文懸棺葬時,始將此詞作為專稱。

懸棺葬遍及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省,主要存在於福建武夷山地區和四川與雲南交界的珙縣、興文、筠連、鎮雄、等縣。與珙縣懸棺葬並存的還有崖畫。

各地發現的懸棺葬,葬具與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區的多係整木挖製的船形棺。屬春秋、戰國之物。這一地區白崖懸棺的隨葬品有龜狀木盤及大麻、苧麻、絲、棉紡織品殘片、殘竹席等。四川珙縣、興文一帶的多係整木挖製的長方形棺,其上為人字坡蓋,屬元、明時期之物。珙縣洛表懸棺的隨葬品以衣服為主,其上裝飾繁縟,隨葬的竹筷上寫有漢字。

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大,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懸棺的懸法

遠古時代的人們到底是用什麼辦法把裝有屍體和隨葬物品、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送進高高的崖洞裏去的,是一個令人“難捉摸”的問題。最早對這個問題提出解釋的大概是南朝人顧野王,他把武夷山中擱置懸棺的崖洞稱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墓葬之處。神仙有騰雲駕霧的本領,懸空置棺當然就不會有什麼困難。後人據此猜測,“雲是仙人葬骨”之處(《太平寰宇記》),故武夷山的一些洞穴也就有了升真洞、仙機洞、換骨岩之類的美稱,《稽神記》中甚至有這樣的描寫:“建州武夷山,或風雨之夕,聞人馬簫管之聲,及明,則有棺槨在懸崖之上。”神仙已是幻想中的產物,而傳為長生不死的神仙居然也會像凡人一樣死去,尤屬匪夷所思。不過這些說法既然得以流傳,至少說明古人多認為若非神仙出手,僅靠常人是難以實施淩空懸案這種奇特的葬法的。

唐張鷟《朝野僉載》中,曾記有古人在臨江高山半山腰間開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辦法是從山頂上放繩索把棺木吊下來。1978年,福建省博物館曾使用這種方法,用轆轤自山頂上放下鋼繩,從武夷山白岩洞取下一具完整的船棺。但是,今人所實踐的吊置棺木之法,並不能解決古人置放懸棺過程中的所有細節問題,比如怎樣在崖壁上鑿孔並打入木樁擱置棺木,用什麼辦法才能把棺木運送到預定的位置上,其困難之大均難以想象。何況三千年前的古人怎麼可能擁有足以吊起數百公斤重量的鋼繩呢?

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及江西等地的專家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美國學者合作,采用絞車、滑輪等機械裝置,在江西貴溪仙岩把一具重約一百五十公斤的“棺材”吊進了一個離上清河水麵約二十多米的懸崖洞中。其實它與福建省博物館對武夷懸棺的提舉技術並無本質上的差別,隻是操作方案有所不同。有論者指出,由於脫離了距今千百年的時代和華南行懸棺葬民族的社會曆史背景,有關古人采用與絞車、滑輪類似的提舉技術的說法,其實是缺乏有力證據的。

清許瓚曾《東還紀程》記載,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一“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濱,逶迤高廣”,壁上鑿有十個洞穴,下臨絕壑,其中有個洞穴內藏有五具棺材,舊傳為沉香棺,如果理解為是沉香木製做的話,其分量之重自然又過於一般木棺。這樣重的東西,又是怎樣把它抬升進壁穴裏去的呢?許瓚曾便向當地人請教,當地人也隻能提供先人的傳說,據講是趁沅江漲水時由“健鬼引絙而上”。如果此說屬實,那麼就還存在一種與從山頂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的辦法:即利用水位抬高,以船載棺而將之運進預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鑿成的崖竇裏,等水位降低後,便有了石壁懸棺下臨絕壑的奇特景觀。

有學者從地貌變化研究的角度暗示了它的可能性。中國的懸棺葬遺存,多以處山臨水為選址共性,距今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曆史,最晚的也在四百年以上。在這千百年中,河道、地貌都可能發生很大變化,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江西貴溪縣仙岩的信江支流上清河等的兩岸石壁,在兩三千年內都經曆了河水對河床的衝刷侵蝕,在長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河流水位降低是完全可能的事,因而當時放置棺木的高度也就不會像現在所看到的這樣高峻。總之,由於地質變遷而導致目前所見到的華南地區大多懸棺葬位置升高的觀點,在懸棺葬研究中是有其意義的。

也有人參照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古代居民安葬甕棺的辦法,提出另一種設想:依靠繩索、長梯之類的攀緣工具,將包裹屍骸的麻袋及板材、殉葬物品和必要的製棺工具等,——借單個人力運送到事先選定的洞穴中,然後現場製棺成殮並予安葬。此外,還有人根據在四川珙縣、興文和貴州鬆桃等地懸棺葬遺存的考察,指出也存在古人架設棧道升置懸棺的可能性。

曾對華南各省懸棺葬遺存進行過長達十多年實地考察的人類學專家陳明芳認為,華南地區的懸棺葬大多采用“自山上懸索下柩”的方法,這種方法省時省力,簡便易行,不需搭十幾米或數十米的腳手架,更不需去製造絞車、滑輪等機械工具。中國懸棺葬中采用的自山上懸索下柩的置棺技術,大概屬於這種情況。

逝者如斯,古人在這方麵的“聰明才智”究竟為何種技術,自然還有待今人的進一步探索了。

懸棺的由來之謎

懸棺葬研究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題,其一個個具體項目,幾乎都是懸案,所以也有人以“懸棺葬之謎”作為統稱。這種奇特的葬俗是怎麼產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佘族同胞,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佘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佘族人的懸棺葬習俗。佘族的“佘”字,古時寫成“章”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傳說,點明了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那麼,這種觀念是如何產生的,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懸棺葬習俗是否也受同樣的觀念支配?目前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探討過。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係。當時我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裏,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並無什麼其他複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

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或是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張鷟《朝野僉載》記載古人的崖葬習俗,“彌高者以為至孝”,以至喪家爭相掛高;元代李京《雲南誌略》則載土僚人死後,懸棺以“先墜為吉”。也有人認為古代越與濮及其後裔民族大多生活於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嶺的崖穴之間,這樣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國,更重要的是使之易於皈附於神仙天國。

又有人從原始生殖崇拜觀念入手探索懸棺葬的起源。焚人民間傳說集《懸棺之謎》裏有則傳說雲:焚人受到病疫威脅時,祖先神母告訴他們,要逃脫病疫的死亡威脅,隻有實行岩葬。可見焚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對他們有保護作用,這是石崇拜的一種表現。而焚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麵如他們傳說的那樣,是為乞求平安而把靈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麵則是希望石頭能賜嗣於己,使自己的群體人丁興旺。如《太平禦覽》卷五十三記載,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焚人乞子於此有驗”。很明顯,焚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對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縱觀懸棺葬遺存的分布,幾乎都在臨江麵水的懸崖絕壁上,表現出行懸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處”的特點,而葬具形式則以船形棺和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為主,如果再結合置棺方式、葬製和葬式等各種情況綜合分析,懸棺葬習俗當屬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祖先崇拜觀念的反映。這些習於水上生活並以善於造船和用船著稱的民族篤信,祖先死後,鬼魂雖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個世界,但並未離開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仍將與自己家人和後代長相廝守,並保佑他們繁榮興旺。所以船形棺或獨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義並不在於,如有些人認為的是普渡靈魂回歸故鄉或駛向彼岸世界,而在於滿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於將棺木高置於陡崖絕壁,則是盡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使祖先的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並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賜福和保佑。

中華第一迷宮——古崖居

中華第一迷宮

古崖居,一個千古之謎的人文遺跡。它坐落在京郊延慶縣西部約20公裏處的張山營鎮東門營村北的峽穀中。它是由一支不見史誌記載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開鑿的岩居洞穴,計有117個。這是我國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崖居遺址。

古崖居依其開鑿的石室位置所形成的自然村落可以分成前、後兩個區域。前溝南、北、東三坡鑿有91處石室;後溝東坡一處鑿有26處石室;共計117處石室。這些石室的洞口毗鄰,位置錯落有序,石室一般高1.8米,呈長方形或正方形,其中以一明兩暗的三套間居多。全部石室分布成樓層狀,層與層之間有石蹬、石梯和棧橋相連。

古崖居留有許多的人類生存痕跡,如門、窗、壁櫥、燈台、石炕、排煙道、石灶和馬槽。有炕的石室是居室,炕寬可容二人;有馬槽的為馬廄,一般可容四五匹馬。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當地人稱其為“官堂子”的大洞穴,它建造得相當精巧,而且位於最高處。在寬敞的大殿內,四根雕鑿細致的石柱撐起洞頂,中間一張寬大的石床,內有石桌石凳,估計為首領的住所。

古崖居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崖居遺址,被稱之為“中華第一迷宮”,對於它的開鑿年代、用途及曆史背景,研究者們有的認為它是古時屯兵之所,也有的判斷其為江湖上綠林好漢的藏身之地,迄今尚無最終定論。

走進古崖居,可以看到,古崖居留有許多的人類生存痕跡,如門、窗、壁櫥、燈台、石炕、排煙道、石灶和馬槽。有炕的的石室是居室,炕寬可容二人;有馬槽的為馬廄,一般可容四五匹馬。這些洞穴或呈長方形,或呈正方形,還有的為圓形;有單間、套間及三套間;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左右相連;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小的僅為3~4平方米,洞穴內的高度一般為1.5~1.8米,深為1~6米不等。各個洞穴內分別鑿有石門、石窗、石炕、石灶、馬槽、壁廚、氣孔、排煙道、廊柱等,一應俱全,且布局十分合理。其中,有一處開鑿相對豪華的居穴被成為“官堂子”,它建造得相當精巧,而且位於最高處。在寬敞的大殿內,四根雕鑿細致的石柱撐起洞頂,中間一張寬大的石床,內有石桌石凳,不用說,這是頭領的住處。

“洞溝”之謎

在北京的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北麵,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一般人們管它叫做軍都山。實際上,過去它一直叫“北山”。因為地處大山深處,所以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傳說。但是在這眾多的傳說當中,有一個“洞溝”的故事卻特別引人注意。據說,要是沿著山溝往裏走,走上一陣子,就會看到一個衙門,這個衙門有很多很多的房子,可從來沒有人住過,因為它是一個鬼衙門。這個洞溝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所謂的鬼衙門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

1984年,負責文物調查工作的延慶縣文物管理所前任所長程金龍走訪北山周圍的村子時,第一次聽老人們說起了“洞溝”。他吃了一驚,就在自己身邊的北山裏頭,會隱藏著什麼秘密呢?程金龍在村民的帶領下進山一探究竟,果然在山崖上,發現了規模龐大、整整齊齊的一排排洞室,看樣子像是用來居住的屋子。程金龍覺得很奇怪:什麼人會在這裏造屋子?目的又是什麼?

在曆史文獻中,沒有任何與這些石屋相關的記載。石屋裏幾乎什麼也沒留下,牆壁上隻有鑿痕,沒有文字或圖畫;屋子裏空蕩蕩的,門窗也都成了一個個空洞。考古人員就像是麵對著一座空城,一切與原來主人相關的證據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最近,隨著考古學家獲得的重大發現,古崖居千古之謎有可能被揭開。

著名建築考古學家楊鴻勳教授根據當地村民對狐狽溝一座海拔600米高山的描述,多次進行考察。在經過仔細的尋找後,考察隊在一處山頂驚喜地發現了一段南北長135米,東西不足50米,高約3米的殘牆。這俗稱叫烽火台,在漢文獻上這也叫塢壁。這段殘牆依山勢而建,由於三麵環山,所以站在城牆上,正前方的平原盡收眼底,所以是個嘹望敵情的最佳地點。隨著考察的進一步深入,隊員們在這處殘壁不遠處,還發現了一處烽燧灶坑遺址。考察隊斷定這裏就是漢朝的侯台遺址烽火台。而根據烽火台東側一些類似古崖居同一風格的石窯,楊教授則肯定了自己的推斷,那就是這裏的侯台遺址烽火台與古崖居實為一體,就是當年漢朝邊關的一處戰略要地,而古崖居則是邊關士兵居住的軍營。隨著這一遺址的發現,古崖居建造曆史將有可能前推800年。入,隊員們在這處殘壁不遠處,還發現了一處烽燧灶坑遺址。考察隊斷定這裏就是漢朝的侯台遺址烽火台。而根據烽火台東側一些類似古崖居同一風格的石窯,楊教授則肯定了自己的推斷,那就是這裏的侯台遺址烽火台與古崖居實為一體,就是當年漢朝邊關的一處戰略要地,而古崖居則是邊關士兵居住的軍營。隨著這一遺址的發現,古崖居建造曆史將有可能前推800年。

★考古尋蹤

恐龍並沒有滅絕?

早在130年前,達爾文“進化論”的支持者之一赫胥黎就提出了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觀點,曾在一段時期,這種學術觀點未被接受,但進入本世紀的後幾十年裏,這種說法幾乎被同行們默認了,因此,通過“中華龍鳥”這件標本,體現了作為恐龍和鳥類之間存在的極其相似的特征以及微妙的蒡異,進一步支持了“鳥類的恐龍起源說”的觀點。不僅如此,在中國的遼西還先後發掘出了原始始祖鳥、意外北票龍、尾羽鳥等帶有羽毛的恐龍,進一步說明了長有羽毛的脊椎動物不一定專指鳥,恐龍也具有這一特點。關於“中華龍鳥”到底是龍還是鳥的爭論,現在也該停歇了,是恐龍必定無疑,關鍵是對恐龍進化到鳥類又提供了證據,如果說鳥類是由恐龍直接進化過來的,那麼,又一個全新的理論將要誕生:恐龍並沒有絕滅。現在飛翔在藍天上的鳥類就是未滅恐龍的後代!

巴克相信,恐龍不僅不習慣於海上生活,而且也沒有滅種。1975年,他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大膽宣布:“有證明顯示恐龍從未滅絕,仍有一種族活著,這個種族我們稱之為鳥!”

盡管巴克提出的理論大的原則符合今日的科學思想,但在當時,他的同僚們並非都是毫無保留地接受他的這些新理論。有些人認為他的理論還不夠嚴謹,結論過於簡單,否定過多,甚至覺得有些希奇古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戴爾·多德遜甚至認為巴克關於疾病蔓延是導致恐龍死亡的原因是荒唐的,他說,這種認識是“離開了知識大山而陷入了猜測的深淵”。但另一些人則把巴克看作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他們說,巴克提出的許多理論是初看來令人懷疑,但後來都被證實是完全正確的。

鳥類是否源於恐龍,至今爭論不休。1998年3月,美國古生物學家宣稱發現鳥類源於恐龍的證據——1995年在馬達加斯加島發現的鳥類化石具有恐龍特征。當年3月20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對鳥類是否起源於恐龍,我國科學家近年來也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不同看法。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董枝明研究員說,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在遼寧省西部地區發現了大量早期鳥類化石,包括孔子鳥、中華龍鳥、原始祖鳥、遼寧鳥等,為解決這一爭論帶來了“曙光”,但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而是使鳥類的起源和進化變得更加複雜模糊起來。鳥類的真正祖先,應該到更為古老的地層中去尋找。

1999年6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侯連海教授和周忠和博士,同國際著名鳥類學家一起在英國《自然》雜誌上撰文,他們通過對新發現的一個孔子鳥類群——杜氏孔子鳥的研究證明:鳥類並非起源於恐龍。

與此觀點相反,我國青年學者徐星、汪筱林和吳肖春在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公布了他們最新研究成果。他們認為,有證據表明鳥類很可能起源於一種形態上非常接近於馳龍的小型獸腳類恐龍。

經過中國科學院和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局學者長達兩年時間的研究、確認,2005年在中國二連浩特市上白堊統二連組地層中發現的一具巨型獸腳類恐龍化石,被認定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2008年6月13日,恐龍化石出現在北京奧運新聞中心。二連巨盜龍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的認識。專家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長羽毛、有喙但沒有牙齒的最大型似鳥恐龍”。

雖然恐龍的長相都很怪,從複原圖上不難看出,這種二連巨盜龍的長相尤其怪異:鸚鵡一樣的嘴,前肢上長著羽毛,雞爪子一樣的腳,直立行走……專家介紹,這種恐龍的體形非常巨大,站起來有5米多高,體長超過8米,體重超過1400公斤,體形可與世界著名的暴龍類相比。

專家認為,二連巨盜龍具有許多與鳥類相似的特征,這一新的重大研究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的認識。對於新發現的這一恐龍種類,專家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長羽毛、有喙但沒有牙齒的最大型似鳥恐龍”。

專家說,一般的似鳥恐龍個體較小,多數體重在幾公斤左右,有的甚至還不足一公斤,但二連巨盜龍的體重是一般似鳥恐龍的幾百倍,稱其為“當今世界最,大的似鳥恐龍”絕不過分。新聞發布會大廳內,兩塊巨大的恐龍腿骨化石,看起來遠比牛或駱駝的腿骨粗壯,讓人無論如何也很難把它和鳥類聯係起來。

真正揭開恐龍的係列之謎,還有待於科學家們利用更多的恐龍化石做出科學的結論。

中華民族始祖陵——舜帝陵

曆經十幾年修複的舜帝陵,位於寧遠縣城南30公裏的九嶷山舜源峰北麓,占地9000平方米,長達500餘米的羹牆為之統抱。她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為宮殿式四進布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依次遞進,重簷鬥拱,氣勢恢宏。四周楓柏扶蔭,舜源峰聳峙其後,峰上古木繁茂,峰頂古老石樅仰天臨風,更增添舜帝陵莊嚴肅穆景象。她以其宏偉壯觀,靚麗宏闊的氣勢,屹立於九疑萬綠叢中,迎接海內外賓客。

舜,姚姓,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帝,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舜帝陵是中華民族傑出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之陵寢,它是被我國陵墓史料《陵墓誌》記載的“最古老的陵墓”,據《九嶷山誌》記載:舜陵經始於三代時夏朝。

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舜和禹。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堯年紀大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正合適。”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灌兜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麵恭謹,心裏另是一套。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無禮,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有,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對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幾次三番想暗害舜。舜脫險後,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跡,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幹的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曆史上稱做“禪讓”。舜接位後,也是又勤勞又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也是大家都不讚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

舜帝陵與舜陵祀廟最初是分設的。三代時舜廟建在大陽溪(今寧遠縣大陽洞一帶)白鶴觀前,土人呼為“大廟”。至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才將陵廟遷建於舜源峰下,以舜源峰的雄偉氣勢為陵山,將陵、廟合一。舜帝陵在明、清兩朝期間,經過明清4次增修,規模較大,有頭門、儀門、省牲亭、拜殿、正殿、左右廂房、左右碑亭及寢殿,四周垣有宮牆。

1935年,當地一百姓葬其母於陵山,被村鄰告發,縣府令葬母者遷墳,其人在遷其母墳後,將舜帝陵付之一炬,舜帝陵主要建築被盡行燒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湖南政府撥款3萬元(時稱法幣)對燒毀的舜陵建築予以修複,因資金拮據,規模十分簡陋,大不於前。至新中國成立前,因舜陵廟附近同善的僧人散去,大不於前。至新中國成立前,因舜陵廟附近同善的僧人散去,無人護理舜帝陵,隻委托一唐姓群眾守廟,這時的舜帝陵已經十分破舊。

全國解放後,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舜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時的舜帝陵建築,除了幾棟破舊的房屋和通碑外,已經是徒空四壁了。舜陵高原圍牆及其它房舍的磚牆被拆去建集體豬場,石碑被移去修水渠、建小發電站。古老的舜帝陵已經麵目全非,除了幾棟搖搖欲附的破舊建築,就是那通孤零陵的“帝舜有虞氏之陵”陵碑和難以移動的“撫瑤頌碑”。1980年林業部顧問、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任北京農大校長樂天宇教授從北京回到寧遠籌辦“九嶷山學院”,他來到舜帝陵,看到這裏的情況,便決定將學校暫時借辦在舜陵幾棟破舊的房舍裏,對舜帝陵加以保護。他召集九嶷山村的幹部群眾,說服他們從水渠上抬回24通碑複立於陵前,並計劃個人出資先修複陵碑亭,讓古老的舜帝陵重新恢複往日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