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宣戰(2 / 3)

王也隻能偷偷安排好繼承人。隨著大明軍隊前來北京,朝覲聖顏。

“你們或許以為朕在誇大其詞!”徐梁掃視著諸藩王,聲音冷淡,“你們自己大可以算算,西南方麵軍三個軍將調往參戰,另外還有閩、粵兩省邊防軍、巡檢司為策應,真正參戰人數將遠超十五萬!西夷此番在劫難逃,而諸位也不用擔心大明國力會因此戰受損。”

諸王聽完通事的低聲翻譯。哪個不是心有餘悸?

除了東瀛。

在他們看來,調動兵力打南蠻人實在是浪費。如果有十五萬人,足以倒幕成功了。

可惜他身為外藩,不能在這個神聖的地方發表意見,而鴻臚寺又不肯傳達聖聽,隻能繼續忍耐。

“其他方向朕也不會放鬆。”徐梁的目光落在蒙古諸藩王與各法王身上,很快又落在了一直雙手合什的泰國王身上,道:“西部仍是大明的重中之重。而且朕可以肯定地說,明年結束的時候,再也不會有緬甸這個叛逆之國。”

暹羅王聽完翻譯,心中一沉。

明軍在西南的三個主力軍要全部調離,那麼攻打緬甸交給誰呢?靠暹羅自己麼?

即便暹羅王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緬甸將終結他的大城王朝,他總知道現在兩國之間的差距。

緬甸終究還是比暹羅強大。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大明還有一支尚未公開歸建的人馬。

張獻忠的西營。

徐梁治國七年中,錦衣衛在西南最大的功績便是徹底策反了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大部將。

這樁大事發生在徐梁治國七年的十月,尚未正式對外披露。

西營在滇、緬活動近十年,非但熟悉地形,許多人甚至還與當地人通婚,生下了子嗣,可謂戰力充沛。

而四王之中的李定國,在原曆史時空中有“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威名,足堪重用。

世人隻以為顧君恩、劉宗敏不肯盡快發兵緬甸是為了養賊自重,卻不知道深山老林的恐怖。就算是西營最初入緬的時候,非戰鬥減員也十分慘重。

而徐梁能夠默許西營在緬甸恢複元氣,更是看中了那位名聲極大,能征善戰的李定國。

而李定國能夠在幾乎舉國淪喪的情況下效忠永曆帝,延續國祚,可見勸他棄暗投明並非不可能。

如今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攻緬主力。

……

“如今既然招安為官,就再也不複為賊了!”李定國捧著大明將官服與將印,想起張獻忠時還有些悲愴。

他是陝西人,從小被張獻忠收為義子,以“張定國”的名字活了大半輩子,、對“李”姓並沒有什麼感情。對於張獻忠“病逝”的事,他實在心存疑慮,可是其他三王言之鑿鑿,而且在他趕回大營之前就已經安葬了張獻忠遺體,他也不能要求開棺驗屍。

孫可望是錦衣衛打開的突破口,價碼卻低得讓人意想不到:河套良田五百畝,既往不咎,父子兩代免十惡重罪之外的死罪,得一民爵終老。

聽了李定國的話,參謀長道:“如此也是天命,隻要能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誰老想著造反呢。”

李定國歎了口氣,步履沉重地返回了自己居所。

不久後後,各級訓導官配備到位,大西禦營正式成為曆史,改編為緬甸遠征軍,首任軍長便是李定國,副軍長艾能奇。

徐梁治國八年三月,緬甸遠征軍誓師出發,從東北方攻向緬甸都城阿瓦城。

一個月後,暹羅國派兵兩萬,象兵三千,從西南攻入緬甸,才到東籲便接到了李定國攻破阿瓦城的消息,兵不血刃地又退回了暹羅,不敢有絲毫冒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