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水泥廠,並不是簡單的衝著賺錢去的。
因為許多官紳大戶,依然堅守著小農意識,但凡是自己家需要的東西,就搞他一個,自己進行生產。
因為自己家需要蓋房修路,那索性自己弄個水泥廠燒水泥,非但可以成本價拿到水泥,還能賣給鄉鄰,乃至朝廷。因為運輸成本仍舊居高不下。所以朝廷也更傾向於就地采購。
當然,有條件的府縣也會設立官辦的水泥廠,但這麼做的官員主要是為了促進職業人口轉型,撈取政績。其中也有不少官員因此落馬,倒不是貪腐。而是因為水泥廠經營不善,導致考成不合格。
“電這東西也該搞一搞了啊。”
徐梁靠在椅子背上,努力搜索著後世的記憶。雖然眼下大明已經有了留聲機,但是那是純粹機械工藝的進步,非常原始,還沒使用到電。
的確,電對於時代的發展來說,太重要了。
有了電之後,大明的整體工業水平肯定會再上一個台階,而人民生活的水平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
甚至可以帶動進一步的就業,這個東西,也該出現了。
徐梁比誰都清楚,大明已經有了足夠的祭奠,已經具備了電的條件。
徐梁本意是等待著他自然出現,然而等了那麼久,還沒有出現,隻能
進行人為幹預了。
電與磁不分家,早在公元前數百年,華夏發明了羅盤。希臘人也發現了靜電現象。
其後羅盤變成了指南針,歐洲人也發現了摩擦能夠人為製造靜電。
然而按照徐梁前世的曆史劇本,真正能夠引起生產力革命的電學,還有一個半世紀才會在偶然間出現。
那是一條青蛙腿引起的偶然。
意大利學者伽伐尼在為妻子處理青蛙腿的時候——在彼時的歐洲那屬於藥物,偶然間發現用金屬叉碰到蛙腿時,蛙腿產生了抽搐。
這個現象就是放電。
當然。伽伐尼雖然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但並不知道自己發現了什麼。他必須經過大量的實驗排除餐具帶電、蛙腿裏的生物電、外部影響……等等諸如此類,最後才發現隻要用兩種不同的金屬配以鹽水,就能產生電流這個結論。
這些對於徐梁當然毫無意義,即便以他文科生的理科水平。也能夠直接複製出伏打電堆。
伏打是伽伐尼的朋友,他在伽伐尼的實驗基礎上,用鋅片與銅片夾以鹽水浸濕的紙片疊成電堆產生了電流,這個裝置後來被稱為伏打電堆。他還把鋅片和銅片放在盛有鹽水或稀酸的杯中,將數個這樣的小杯子中聯起來,組成電池組,加大電流強度。
徐梁已經不記全伏打序列中的各種金屬,但他並不擔心,這個排列實驗交給大學研究室的研究生們隻需要一天就能做出來。
有了電源之外,還需要電線。銀和銅都是優良導體,隻要看看宮中的掐絲琺琅器就知道製作實驗用電線絕不困難。至於外麵的絕緣層可以使用幹木頭,如果實驗者小心一些,甚至不需要絕緣體。
如果能夠製造出燈泡,那麼整個電流照明實驗也就完成了。
唔,那就還需要“發明”燈泡。
當時愛迪生對於燈泡材料也是費盡心思,進行了大量實驗,最終得到了能夠長時間發光的竹炭絲作為理想材料,製造了第一隻白熾燈。當然,這些時間和物資的投入也都可以省去,徐梁完全可以直接讓人準備好竹炭絲。
雖然現在沒有辦法填充惰性氣體,也沒有找到稀有的鎢,但對於實驗和科學萌芽而言,哪怕隻是短時間的放光,也足以載入史冊,引領後來人前行了。
真正讓徐梁費心思索的,是手搖發電機和有線電報的製造。
雖然兩者的原理都很簡單,隻是線圈、磁體進行磁力線切割而產生電流,而有線電報在目今也隻需要實驗室製作,能夠傳遞“嘀”“嗒”和長短線就足夠用了……但是徐梁在機械設計上實在談不上有什麼天賦,而且手搖發電機和有線電報機都隻在書本插圖上有過一麵之緣,相隔數十年之後,要想複製出來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