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變廢為寶(2 / 2)

一般而言,三個近衛軍隻選上品兵,輪到高麗師這樣的邊緣部隊,就隻能從下品之中選人了。

即便如此。還是不夠用。

即便在軍中都有很多人不解,為何大明如此缺乏兵員,在征兵過程中還挑三揀四。

這隻能說是他們對武人的誤解實在太深,以為戰士隻需要身強體壯就可以上陣殺敵。實際上即便是在最沒戰術含量的上古時代,也不是人人都有當兵的資質。

勇敢,忠誠,服從,紀律,健康。

這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訓導官念叨兩句就能領悟的。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打磨,才能琢出一塊美玉。

朱軼燃受傷的手臂打了石膏,在入營的前幾天還算輕鬆。因為他爹的積極,讓他早到了十來天。

新兵營營官考慮到他的傷勢,特許他不參加每日的跑操,隻是跟著其他新兵了解各部隊的光輝戰史。

軍官、士官的肩章徽標,以及各部門的職能,算是初步了解一下士兵們未來五年的新家。

五六日之後,朱軼燃覺得自己的傷勢沒有半分起色,被厚厚的石膏包裹著根本沒有好轉的跡象。

而少校營官卻覺得這點小傷。休息這麼久已經足夠了——“老子手臂給鋸了,也不過休息了三五日。”他道。

於是,朱軼燃的苦難生活開始了。

每日早起跑操

,唱歌,吃早飯。

然後開始早上的體能訓練,別人跑十裏,朱軼燃得跑十五裏,因為營官說過,對他要格外照顧:他較常人體胖,所以得加大訓練量,決不能讓一個胖子從新兵營出去。

非但體能訓練上朱軼燃要承受極大的身體痛苦,下午的戰術操練更是讓他身心受傷。

因為身形比人形標靶還大,教官很喜歡將他拉到眾人麵前,脫光了上衣,用朱筆在他身上畫出要當日的攻擊訓練部位,並且要戰士們牢記正確姿勢刺中之後的反應。

往往到了這個時候,教官就會似真似假地打朱軼燃一下,讓他誇張地將反應演繹出來。

“我是晉王之子!我是皇親!”朱軼燃幾次發出呐喊:“你們如此對我,是對皇家不敬!”

“軍中隻有律例操典,不知皇親國戚。”軍法官擺著寒霜似的臉:“永王、定王陛下還是親王呢,在受訓的時候一樣和尋常士卒無異。朱軼燃,你幾次三番自陳身份,逃避訓練,本官現在罰你禁閉三日!以及二十裏跑圈!”

徐梁治國五年,朱軼燃成為大明宗室子弟中第一個真正參軍入伍宗親子弟。在經過新兵營的基本訓練之後,朱軼燃果然瘦了整整一大圈,以“壯碩”的身材前往薊鎮的教導營接受進一步新兵訓練。

因為手臂受傷的關係,朱軼燃許多科目的成績都慘不忍睹,三大近衛軍是沒有機會進去了。

最終因為識字,被選入後勤總部直屬部隊,成了一名光榮的督糧官,駐地在呼倫湖的克魯倫河口。

這裏東靠大興安嶺東麓,再往西北走就是蒙元太祖鐵木真的故鄉。

高燕率軍從沈陽開拔,沿途清掃不臣之蒙古部落,一路越過大興安嶺,在貝爾湖短暫休整之後,終於在徐梁治國第五年五月到達呼倫湖畔,設立營地,旋即繼續向西北方向進軍,兵鋒直指一千二百裏之外的狼居胥山。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大明其實算是客軍,真正的主人是東喀爾喀的車臣汗。

這位車臣汗名叫碩壘,是蒙元太祖鐵木真的十九世孫,因為其父謨囉貝瑪遊牧於克魯倫河一帶,沒人來管。他便自立為車臣汗,成為與土謝圖、紮薩克並稱的喀爾喀三大部。

或許是因為成吉思汗的血液已經被稀釋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從碩壘這位初代車臣汗身上看不到一絲蒙古人的驍勇好戰,隻有如同草原上狐狸一般的狡詐。

他最初投靠漠南蒙古的插漢部林丹汗,後來林丹汗被滿洲人打敗,一路逃向青海,最終身死國滅。碩壘也就理所當然與土謝圖汗袞布、劄薩克汗素巴第一起向後金行九白之貢,表示臣服。

作為占據了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草原,車臣汗並沒有向野人效忠的想法。所以一方麵往沈陽進貢白馬白駱駝,一方麵也沒有忘記與明朝——遼鎮進行貿易往來。

在大明還沒有進行大反攻之前,碩壘就誘使蘇尼特蒙古背叛滿清,並且派出了三萬大軍幫助蘇尼特部抵禦滿清。

這種完全為了一己私利的背叛,在如今卻是極好的投名狀。

碩壘派遣兒子巴布前往呼倫湖,獻上勞軍的馬和羊。希望能夠重歸大明皇帝治下,成為帝國外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