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啟動(2 / 2)

但是時間充分,不代表著他們軍方可以懈怠。

此次來大都督府,他的目的就是快速搭成擴建軍隊的事情。

大家真正頭疼的並不是缺乏領兵的大將,而是缺乏基層軍官,不能送平頭百姓去送死吧?

而地方退伍的老兵又不可能召回太多,以免影響地方,所以他就打到了帝國軍校、講武堂、教導隊身上。

秦良玉對於這個數字並不是非常滿意,說道:“十萬人,看起來非常不錯,但是裁撤一番,真正能有本事的,能有個三四萬就不錯了。要我看,這教育軍官的事情,還不如交給大都督府來做。”

孫傳庭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鬆口,而是解釋說道:“國家剛剛恢複元氣,各地方剛剛開始培養武人,尤其是邊遠區域,能有人就不錯了。”

尤世威琢磨了一番說道:“這事情吧,並沒有那麼糟糕,陛下早就為戰爭做準備了,隻是時間有些顯得不充分而已。就眼下來說,組建軍團完全沒有問題,原本講武堂和帝國軍事大學的學員,要去軍中實習,從大頭兵做起,現在就直接下放到部隊。隻是這軍中參謀人員和重要軍士主官,不敢盲目用學生兵啊,教條主義害死人的。”

“咱們不是有帝國軍事大學,從講武堂和教導隊選取優異成績者,集中在一起,進行短期的培訓,派軍中老將和帝國軍校的教授一起給他們灌輸軍事理論和作戰常識,應該是可以的。”

大都督府一眾人也隻能點頭,“雖然有些急切,但也隻能如此了。其實這也是我大明心態的變化

,換在比爛的年代,隨便挑選個有誠心的,就可以出去領兵打仗了。”

秦良玉忍不住笑道:“隨便選一個,就如同崇禎朝早些年,隨便募集七八個營,然後隨隨便便就打空了嗎?”

尤世威也說道:“想想當初孫承宗無將可用,竟然選取了張春,一把火把遼東的元氣都燒沒了。”

眾人提起舊事,一個個慶幸,幸好遇到了今上,才不至於讓他們這些統帥動不動遇到無將可用的局麵。

他們之所以總是感覺難受,無非就想做到盡善盡美,不留死角罷了。

很多外人覺得今年雖然啟動了計劃,但是不對外作戰,不用那麼急切。

然而軍隊的組建卻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的事情,其中新兵的訓練、裝備、操演到最後得到一支精兵,最起碼要小半年的時間。

尤其是蒙古這種地方,他跟中原不同,算是出境作戰。

那種地方,氣候難受的要命,而且地廣人稀。

任何一支部隊拉過去,都需要時間去適應。

等到將士們習慣了蒙古的環境,各種軍事武器配備齊全,甚至要花一年多時間。

這還是大明的國力空前強大,可以動員的人力物力都比之前要強大無數倍的情況下。

“大都督還有一個建議,需要與內閣商議。”秦良玉用商談的口氣道:“新兵的體力和素質確實比之前強許多,這也代表著地方的元氣在迅速恢複,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各地方學府,可以派遣軍事教官,讓學生學習使用各冷熱兵器,使得學生入伍時,人人都會使用武器,則可以節省大量的訓練時間。”

孫傳庭略微有些遲疑。

大明確實有軍事素養課,在各蒙學和鄉學之中,是必須設置的。

但是大多數都是使用的軍陣和鍛煉體能,並給予學生一定的營養食品。如果能夠教導他們使用武器,確實可以派上大用處。

這有一種結果,就是全民皆兵。

動不動就幾萬萬會使用長短武器的民兵,你怕不怕?

“這件事情,我需要與首輔和聖人都去商議一下,畢竟武器製造並不複雜,如果有心人學去,有不軌之心,對於帝國來說,是個威脅。當然,我覺得聖人最終會同意,但是一旦實施,就必須給哥鄉學、縣學配備戰馬、火銃、火炮、戰甲,這是不小的投入。”

畢懋康說道:“這個不用擔心,軍方淘汰下來不少武器,鎧甲、兵刃、火銃、火炮都有,我們修一修,還是可以使用的。”

“如何保證地方的教員使用的是軍中的最新標準呢?”孫傳庭繼續問道。

“由帝國軍事大學編製教材,由地方選拔教員入帝國軍事大學集訓。”尤世威說道。

孫傳庭頷首道:“既然你們準備這個充分,應該沒啥問題,此事是由我們兵部呈報給聖人,還是你們來?”

眾人商議一番,最終決定由大都督府和兵部聯名上書,呈報給內閣和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