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決心(1 / 2)

在明白有軍方背景的臣子,諸如尤世威、孫傳庭以及高燕等人的想法之後,徐梁心中的憂慮算是暫時放下。

最起碼軍方是從忠於自己考慮的,他們即便是反戰,他們的出發點,也是忠於自己。

但是不由的他又想起了報刊上的種種言論下,這些人的出發點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其實明朝以朱慈烺等人為代表的宗室其實聰明,這些人隨著徐梁地位的穩固,越發的低調。

尤其是在中央,他們的影響力越發越小。

但因為他們的弱小,他們很容易被各方勢力裹挾和利用。

這也是那些謀朝篡位的臣子,動不動就好不仁義的殺光的原因。

這一次,在徐梁看來,有些人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算是完完全全被洗腦了。

如今聖天子在位,雖然英明神武,但是他也不是萬能的。朝堂和民間,對他的反對的聲音很多,為了維持穩定,沒有宗族的皇帝陛下,勢必會依仗他們。

太子和永王都在朝堂上發揮著他們的力量,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更多的宗室,可以走上前台,擔任軍官呢?

最近這些日子,徐梁其實已經聽到了一些類似的聲音。

有些人,已經不滿足於在幕後的享受,想要走上前台,獲取個一官半職了。

徐梁聽著下麵的討論,其實心裏在反複琢磨著這些問題。

就拿不遠處的朱慈烺來說,他雖然聰明,而且沒有這方麵的念頭,不代表其他人不會逼他有。

徐梁請朱慈烺等人來參會,確實也容易讓很多人產生其他想法。

這也是為什麼,朝廷並不懼怕外界的敵人,反而懼怕內耗。

因為內耗會散掉人心,讓穩固的群體不在穩固,而給外界的力量更多的機會。

徐梁想過,不給總是任何機會,但是思前想後,還是不可行的,因為皇室宗族的藩王在地方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即便是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讓各地的王子王孫開始施行土改,但是這也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

此外,宗室的很多人員,真的是非常優秀,而且一心為國,自己沒有必要對這些人也采取封閉的政策,不給人家機會。

斷了通道,才會真的讓人起了造反的心思。

在文武大臣的爭論之中。

支持徐梁的武將們,紛紛將問題引入戰術層麵以及人員的創造性和主觀能性上,確實在戰術層麵來講,大明天下無敵,誰也不是對手。

這些年來,仗也是這麼打的。如果凡事看戰略,大明根本就沒有今天的地位。

誰能想到,今日的聖上,能夠以山東為跳板,光速之間鯨吞江南各地,最後又發兵北伐,那些李自成和滿清呢?

純粹的戰略,有的時候確實有些假大空。

這些閣臣們在廟算時,總是過分的考慮物質層次,而忽略了軍隊的主觀能動性,很多時候到了戰場將,將士悍不畏死,將軍智計百出,指揮若定,是能改變形勢的。

銆愯鐪燂紝鏈€榪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榪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寵壊澶氾紝.mimiread.瀹夊崜鑻規灉鍧囧彲銆傘€?/p>

而且陛下在民間的威望,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支持。

但文臣們卻並不這樣認為,他們就緊盯著全國戰略不放。

如今的大明已經不是當初隻有一隅之地的大明了,眼光要放寬,要從全國出發。

光想著打仗,對於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來說,這根本不公平。

現在發動國戰,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國家的發展。

如今眼界開闊的文臣們,已經知曉了西方的火速發展,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想著怎麼讓大明再次榮耀。

這個時候打仗,豈不是要耽誤發展麼?

要知道,很多州府早就定下調子,一心謀發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個時候,皇帝一聲令下,要打仗了,很多經驗豐富,且有文化水平的老兵,就必須放下手裏的工作,重新走上戰場。

這是要耽擱大事的。

要知道,在閣臣們看來,很多專業的老兵,在基層工作中,比那些所謂的酸秀才和行政班培訓出來的官吏要強太多了。

首先他們的執行力很強,而且非常有紀律性。而且這些人沒有官架子,做事情講究深入一線。

上麵交代的任務,這些軍隊專業的基層官員,絕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

此外,有這些武夫專業的基層官員在,地方格外的穩定,哪裏不聽話,這些老兵組織些鄉勇,或者帶著一批民兵,上去就給剿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