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封伯(1 / 2)

對於黃岐龍來說,他最鍾愛的其實是圖書館,那浩如煙海的書籍。

這也是出身不算太好的他,認為最有可能改變他命運的地方。

其實,對於大名學術界,這個叫做黃岐龍的年輕人,是個陌生人。

因為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加入過被皇帝著重強調的蒸汽機計劃。

要知道,所謂的蒸汽機計劃,可是動用了大明數不盡的力量,大明幾乎所有的高等學府都派出了精銳師生去參與。

但黃岐龍可能行事過於低調,或者說他過於聲名不顯,一直等到他被分配到火炮廠。

他在清點倉庫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倉儲在炮廠倉庫中的蒸汽機運轉模型。

這是大明帝國希望炮廠能夠將蒸汽機用於生產火炮中送來的。

“此物過於笨重,而且並不精細,或許是皇帝喜愛之物罷了。”

這是炮廠上下對他唯一的看法。

而黃岐龍依然是那個被人忽視的年輕人,一直到了有朝廷官員來炮廠尋求技術支援。

不可否認,在戰爭的形態逐漸改變的今天,大明的火器獨步天下,而炮廠裏也聚集了大明數不盡的尖端工匠。

雖然他們對於科研可能並不熱衷,但是他們的工藝水準,絕對這個世界最頂尖的存在。

而年紀輕輕的黃岐龍接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幫忙改進鏜車。

鏜車,又命鏜床,他的主要作用是製造武器,其實在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了,以水力為驅動的炮筒鏜床。

他的作用很簡單,就是對預定的工件進行製孔的機床。

當大明的武器進入了一定的瓶頸之後,他們需要讓鏜車製作出來的武器,比之前的圓度更加精確。

而黃岐龍則展現出了他無與倫比的魅力。

因為在大明朝這片土地上,自從祖衝之用割圓術,將圓周率推進到小數點好幾位之後,圓周率的數學用途,在國人看來,就已經超過了現實的意義。

但是大明是個務實的國家。

當沒有工匠在生產中,需要如此精確的時候,就沒有人去在乎他。

可黃岐龍似乎卻意識到,其中蘊含的無窮力量,他要將割圓術算到極致。

他不斷的刷新圓的精確度,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這是大明的工匠和學術型官員都不看好的事情,而黃岐龍愣是盯著巨大的壓力,去做了。

但成品出來之後,大家都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因為經過他改造的蒸汽機氣缸,很輕易就達到了大明最高水準。

這個被很多人認為是瘋子的年輕人,迅速被吸納進入了蒸汽機計劃。

並且務實的大明官員,毫不自私的將他推薦給了天子。

如今的大明上下,都憋著一股勁,那就是讓大明重鑄輝煌,所以他們希望讓黃岐龍進入皇明京師大學堂任教。

將他發明的微分學術傳遞下去。

在大明的傳統士大夫看來,他們隻是覺得這個所謂的微分在解答問題的時候非常有趣,也覺得黃岐龍非常厲害,但是並不知道這微分之中蘊含的無窮力量。

而當年在微

分的魔力下顫抖了兩年的徐梁卻知道,微積分和解析結合,會給文明提供多大的動力。

基礎科學就是機械動力中的石油,他太重要了。

要知道,在西方的牛頓和笛卡爾他們建立解析幾何和微積分之前,東方和西方的數學水平幾乎是差不多的。

可當這些大神研究出這些東西來之後,大明隻能原地踏步不動,而西方卻跑步進入了動態領域。

並開始用數學積極改造世界,影響世界。

這在很大程度上,為何後世,大家都覺得數學無用,但是國家依然積極主動推進數學的原因。

君不見,後世的數學家,到底有多麼令人癡迷,即便是他提著最破的水壺,走在大街上,穿的破破爛爛,留一頭淩亂的頭發,大家也會忍不住給他最崇高的敬意。

笛卡爾學術,已經通過大明的西學東漸,以及大明朝的主動引入,有了上千本譯本。

黃岐龍在這方麵或許並不突出,或許在他看來,被人家提出和解決的問題,並不算是什麼問題,所以他更關心極限的問題。

這是微分誕生的根源,而華夏曆史上,早就給他積攢了足夠多的養料。

當根源有了養料之後,又有了徐梁和整個大明朝給予的支持,於是,影響著世界走向的微積分誕生了。

其實很多人並不知情,改良蒸汽機工藝,隻能算是個附加值,而真正的價值在於微積分,在於黃岐龍的影響力,他的貢獻,勢必會載入世界學術史。

銆愯璿嗗嶮騫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榪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璿夥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璿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欓噷鍙互涓嬭澆.mimiread.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