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延期(下)(2 / 3)

別說親王要來,就算還沒來,他的身家已經翻了幾番。好多大戶都想將他的官驛盤了去。改成園子。說不定還能成為行宮呢!

“那店家和那小二,你們過來說話。”鞠禮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揚手道。

老板看了一眼這個不像是商旅的客人,上前道:“客官,有何吩咐?”那粗壯青年也跟了上來,並不說話。

“既然人手不夠,為何不多招些人呢?我看你家這光景,也不似缺錢雇不起人的模樣。”鞠禮問道。

陛下以山東起家,山東的土地是最為平均的,哪怕是丘陵地區,也都有不少土地。地矛盾得到了緩解,短時間內也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土地兼並問題。然而農耕文明對土地的執著是難以割舍的,日後肯定還會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情況。

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農民轉入工商。

士農工商,從第二階級轉入第三、四階級肯定在心理上會有抵觸。不過工與商的勞動強度不如農民。收益卻高於農民,這種實利之下倒也有很多人樂意轉行,隻是缺少門路和資本。

這些概念早就寫在了施政手冊裏,隻是有些官員不敢做,生怕糧食不足。還有些官覺得這是本末倒置,不願做。故而產業轉型速度很慢,遠達不到陛下期望的速度。

鞠禮是想做也願意做的少數官員,但效果卻不好。此刻聽了老板說的用工荒,首先就想到了從土地上尋找勞動力。

“這位貴人有所不知啊。”老板愁眉苦臉道:“我們這兒都是小本買賣,最怕的就是招來不三不四的人物。若是沒有可靠人的擔保,是萬萬不敢用的。這韃子才退出去幾年,誰知道有沒有細作還留在山東?闖賊從北京逃了後,散落在民間的流賊,也有不少。掙些銀錢養家是小,惹來殺身之禍是大。”

鞠禮知道一般店家用學徒都要沾親帶故,從小處說是防止學徒偷了東西逃跑,往大裏說,是怕山賊的探子混進來,引來匪類。這事古來如此,屢見不鮮。

“一般是要什麼擔保?”鞠禮問道:“除了親戚故舊之外。”

除此之外也就沒什麼人可以信任了。

老板一時語噎。

“官府擔保可不可以?”鞠禮道:“如果由各州縣衙門推薦傭工給你,你敢用麼?”

老板心中有些遲疑,對這客人的身份也大約猜到了幾分。而且如果沒有猜錯,多半還是陛下的嫡係人馬,最喜歡穿著便服考察民情。

雖然這些新政下的官員都很好說話,也肯辦實事,但這事的確有些麻煩。姑且不說官府如何甄別傭工是否靠得住,若是真有賊人混跡其中,到時候有個變故,官府真的肯賠麼?

“官爺,”老板躬身行禮,“真要是傭工有些變故,官府也管不上吧?”

鞠禮的關注點在“可靠”上,聞言便知道自己與這老板果然有偏差。久經商場的人本質上是多疑的,他們更關注風險的可控性。

鞠禮咬了咬牙,道:“管!”

那兩個書吏都聽得癡了:這怎麼管?

姑且不說甄別傭工時會否有紕漏,讓歹人混進來,就算甄別時沒有問題,保不齊日後有了歹心。

“不過我還沒想到怎麼管。”鞠禮大大方方道:“店家,你坐,細細說說,假如不幸雇了賊人,會有何等損失。”

店家見狀也不怕了,從擔心手腳不幹淨偷了店裏東西,一路說到聯合歹人見財起意,壞了自家性命,全都說了出來。他身後那個身形粗壯的侄子聽得不以為然,嘟囔一聲:“天下哪有這麼多歹人。如今聖天子在位,大家都想著過太平日子,往上走,您倒好,天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

老板也不理他,隻是對鞠禮道:“別說世道如何,這些事古來如此,我這館驛本就在城外,沒有高牆壁壘,更得提起十二分小心才是道理。官爺,您說呢?”

鞠禮點了點頭,道:“你這說的有道理。這事且容我回去想想,定然不能讓你們無人可用。咱們山東基礎好,定然要比其他地方做的好一些。”

店家也十分高興,道:“若是真得老爺恩惠,解了小店之困,那可是極好的。”

“不客氣。”鞠禮揮了揮手:“會鈔吧。”

“這餐算是小店孝敬的。”店家連忙道。

鞠禮懶得多說,掏出碎銀拍在桌上,他可不想因為一餐飯丟了仕途前程。人們都說陛下起價最先追隨的那批官員,吏治最好,官員廉潔,幾乎令人歎為觀止……說這些話的人肯定沒去過遼東,那裏被流放的貪官汙吏可是不少。

而且最為頭痛的就是都察院釣魚執法,真的是慘無人道。有些官員隻是礙於情麵收了禮物,一時疏忽沒有報備,直接就來個“人贓俱獲”。好幾封血書遞上去之後,總算開始嚴查行賄罪,就這也沒有削弱都察院的“辦案熱情”。

真是一群瘋狗!

鞠禮想到自己仕途坦蕩,全憑小心,不由覺得憋屈。雖然官威猶在,但成天被吏部壓著查考成,又被都察院當賊一樣盯著,真不如當個富家翁好。可惜在陛下治下,高官顯宦要想成為富家翁,實在有些危險。

——如果自己下海經商呢?

鞠禮搖了搖頭,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想。當下之際,首先要解決山東的用工荒,而這用工荒並非沒人幹,而是沒有可靠的人能幹。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