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公公。”役頭果然精神一振,送劉一手出去。
……
東廠創自成祖時候,開始隻是效仿宋之皇城司,從貼刑官、掌班、領班、司房乃至下麵的番子、幹事都是從錦衣衛劃撥的。
由此也可以知道他們與錦衣衛的關係何其親密。
隻是東廠提督乃天子私奴,與錦衣衛這等國家幹城不同,更受皇帝信賴,所以東廠往往淩駕於錦衣衛之上。
到了魏忠賢出任東廠提督的時候,錦衣衛都指揮使田爾耕是他的幹兒子,更形象地展現了兩者的關係。
如今皇帝英明神武,將東廠和錦衣衛徹底分開,一主外,一主內,人事關係上也各自為政,不再有錦衣衛借調東廠的事了。
一旦停止供血之後,東廠瞬間就發現了自己人才儲備不足,除了挖錦衣衛的牆角,隻有自己從市麵上找人。
雖然用都是同一套流程、手冊,但錦衣衛顯然比細長更能幹。
東廠至今都無法組建起一個可靠的外圍組織,而錦衣衛的早起潛伏在清廷的外圍組織都已經開始洗白進入編製了。
到如今已經出現了錦衣衛越來越強,而東廠卻明顯很無力的感覺。
東廠大檔頭對此十分著急,更急的則是方晴。想想廠督當初在國難之時,東廠是何其威風,誰曾想到國家太平了,廠督不問俗務的時候,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方晴為此特意拉下臉麵,替東廠求了皇帝,獲得了前往錦衣衛調研的機會。雖然錦衣衛遮遮掩掩,但也讓東廠看到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差距太大了,真的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差距,甚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追趕的。
“錦衣衛原本就根深蒂固,所以他們的組建外圍的時候是信手拈來。”東廠大檔頭在調研之後,發現東廠遲遲不能跟錦衣衛均勢,關鍵在於人手的問題上。
人員基礎做的太好了,而相比之下,東廠就非常的飄,缺乏根據。
因為之前東廠的根基明明就是錦衣衛,如今人家單幹了,自然幹的有聲有色。
“錦衣衛之前在清廷潛伏的外圍組織模式往往以街坊為單位,領頭者稱老大,彼此兄弟相稱。這些人往往都是閑漢,對市井流言最是清楚。其下又有各種小人物為之收羅消息,一日條,彙聚起來卻是極大的消息量。他們又有強大的數據團隊給他們做分析。情報工作自然無往不利。”
“這些錦衣衛外圍下屬的閑漢,因為地麵人頭熟悉,經過考驗之後就會給個錦衣衛或者是順天府警察的編製,量才而用。這是如今錦衣衛最大的人手擴充途徑,保證每個進入衛所的新人都能做事。”
“另一方麵卻還有一個諜報班。”東廠大檔頭彙報道:“錦衣衛早年間就收羅年齡不等的可靠人,彙聚一班,找人傳授各種技法,又讓他們在各行當磨礪。這些人資質極佳,忠心遠勝市井閑漢,手段又高明,所以是錦衣衛派往各地開枝散葉的主力。”
方晴閉目頜首,不知道是在聽還是睡著了。
花廳中冷場片刻,隻聽方晴出聲道:“既然如此,咱們也照著做便是了。”
東廠大檔頭有些尷尬,道:“廠督,就怕咱們沒這能耐。”
“唉,你就是死心眼啊。”方晴搖頭道:“本宮說從諜報選人才,可說了自己去辦諜報班?你將考察調研的東西整理一份出來,咱們名正言順地向皇帝求人。那諜報班是大明的,又不是錦衣衛一家的。”
東廠大檔頭恍然大悟。
這是要明搶啊!
且不說錦衣衛肯不肯,皇帝能答應麼?
東廠大檔頭到底是方晴挑選出來的衣缽傳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節:皇帝一定是會答應的。
如果進了諜報班就等於進了錦衣衛,日後這裏就是個小山頭。如果讓學生在畢業之前不知道自己的歸屬,他們在校期間的歸屬就隻有一個:大明。
而且錦衣衛一家獨大豈是天家樂見的?否則成祖為何要設東廠呢?
隻有讓東廠和錦衣衛均分,互相監督,天家才能得到更全麵的消息。尤其是錦衣衛已經出現了兩次吃裏扒外的惡性事件,第二次更是直接變節叛逃,最後都由錦衣衛自己處理了,顯然不能讓人釋疑。
——不過,如果東廠也能有一個自己的諜報班,那就更好了。
東廠大檔頭心中暗道。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