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壯士十年歸(3 / 3)

店裏加五個製錢就能買一桶熱水,正好讓旅客燙腳解乏。所有出遠門的人都知道,趕長路必須每天泡腳,但不能洗臉。

劉大壯泡了腳,與車老板睡了兩張下鋪,本還想聽他講講這些年家鄉的變化,可惜頭剛挨著軟乎乎的枕頭,人就已經昏沉睡了過去。車老板其實也早就講乏了,正好解脫出來,心卻道:他們看起來風光,被關在營好幾年,就像是山上剛下來的……

想著想著,通鋪裏便響起了兩人的鼾聲。

從登州到平度本是整整三天的路程。因為吃得好,休息得好,馬匹也似乎格外賣力,劉大壯隻兩天半就看了平度州城。秦家老二要在這裏去送布入庫,然後硬要做東回請劉大壯一頓。劉大壯看天色已經暗了,也沒車回濰縣,隻能住一晚再走。

二人在城裏找了家客棧,雖然沒有一路上落腳的驛站大,但也一樣幹淨,可見衛生總署的確頗有威懾力。

從平度州城到濰縣還有一百十裏,不過這裏有了客車。一樣也是四輪馬車,路也修得精致了。途還是要過一夜,一共兩天路程。劉大壯到了縣城才想著給父母弟弟買了禮物,然後邁開大步往家裏走去。

從縣城到村的路也已經變成了砂石路,兩旁還有排水溝。劉大壯認識這條路,但沒想到差點認不出村了。原本有一層圍牆的村如今暴露在平地上,家家戶戶都隻是用竹籬笆圍個院,頗有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味道。

劉大壯回想起自己從小在這兒長大,又想起了當年跟王勤才、大妮上學放學的嬉笑玩樂,鼻根處不由發酸,眼淚已經忍不住淌了下來。他一邊拎著禮物,一邊用掌根擦淚,連連被糕點包打了幾下臉。

“那不是劉家大壯麼!”地裏有人認出了劉大壯,大聲喊道。

劉大壯抬眼一看,果然是自家七舅姥爺,忙笑著打招呼。

七舅姥爺放下手頭的活,樂嗬嗬隨劉大壯一同往家去。這也是鄉村的習俗,但凡親戚來了,總要找各種由頭熱鬧一番。這一路上越來越多的親戚故舊加入了歡迎劉大壯的行列,倒是比當日王勤才回來還要熱鬧些。這與身份無關,純粹是幾代人沾親帶故積累下來的人緣。

劉家父母終於盼回了兒,劉家媽更是緊抱著兒嚎啕大哭,說些誰也聽不懂的話。劉大壯卻是聽懂了,已經生了白發的老娘是在說當年吃雞蛋糕的事。他自己都已經忘了,老娘卻還記得。隻說那是小壯病了才弄的,家裏怕小兒夭折,心情不好,這才打罵了他。

其實現在回頭看看,劉大壯很是想不通自己怎麼會因為被爹娘罵了幾句就負氣出走,還吃小狗的醋。

劉家熱鬧了一下午,劉大壯又見到了已經麵生了的小壯。當年他走的時候小壯才是個十歲的娃娃,現在已經是個半大小了,上完了蒙學之後,留在村裏木匠家當學徒。

劉大壯掏出軍餉給爹娘,自己留了五兩私房錢。他爹連忙東家買雞,西家買蛋地張羅晚上聚餐。農村的聚餐屬於不請不拒,隻要關係好,自己端著碗來吃便是了。主家笑臉相迎,絕對不會拒之門外。就算紅白喜事也都如此,罕見有人發請柬的。

劉大壯他娘卻對小壯道:“旁人不請也就罷了,王家伯伯你得親自去請來。”

“是,這些年若不是勤才在軍照顧我,怕是見不到爹娘了。”劉大壯連忙應承下來。

大壯娘臉上一紅,終究沒說自己去王家鬧事的話。這還是上回王勤才回來送禮,話有話地說起當年投軍的內幕,才讓她知道原來是自己兒攛掇人家小王先生離家出走的。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