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走出管理的誤區(4)(3 / 3)

厄孫擔任審核合約文件的工作,自從管理課程開始以後,需要他審核的文件也隨之增加。他回憶說,“兩年前,我的工作主要隻在工業研究部門,現在至少有90%需要我的服務。”

負責工業安全研究的經理格拉夫亦在另外十個研究部門兼職。他說這一課程對他監督的在兩年內即將耗資160萬美元的液化天然瓦斯計劃的設計係統甚有裨益。格拉夫為此計劃擬訂了一個詳細的進度表,他知道實施此計劃的每一階段,必須運用哪一項設備與研究,才能按照進度表依次推進。

金屬研究部的另一位單位主管厄地裏說,行為科學上的指導也很有用。厄地裏自承他為人過份粗魯,接受訓練後,他說:“你表達言詞必須要有禮貌,過分簡略的一句話不如分為兩句委婉表達。這樣,一切都將進行得更為圓滿。”

科研所的大多數人員認為需要增加一些心理學方麵的課程。另一位金屬研究部門的主管哈斯雷說:“或許你需要一種容易感受的課程。”

梅爾覺得,這些課程在一個組織的科研所中實施,忽略了一個基本問題。他說:“在科研所,譬如說一個科學家本身職務屬醫藥部門,另外又與其他部門共同提出一個計劃,那個單位的主管可能是生物學家,因此,他就有兩個老板。假使他提出的計劃需要兩年或三年的時間,且占據了他90%的生活,那麼,他的工作究竟應該由誰來評估?”梅爾計劃將來另外開一門課程以處理此種情況。

總之,這次管理課程使科研所受益不淺。雷尼茲說:“它讓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發展為一無虧損的組織,較科學訓練更為有效。管理技術對我們的功效決不在任何其他公司之下。”

雷尼茲的話,正好可以借來作為這本書的結束語,因為它也是我們正想表達的意思。

當官僅靠權力是不夠的

領導是人人羨慕的職位。人們常將努力、財富與之相提並論,賦予它至高無上的榮耀。因此許多人刻意、甚至瘋狂地追求它。

但是我們不禁要問:“那些大權在握、掌握生殺大權的當官者,究竟有多少人能魅力十足,真正令人心悅誠服,願意矢誌相隨?”

亦或他們隻是徒有“權力”,隻是大家趨炎附勢、攀交拉結的對象而已。

有一個童話故事描述了北風與太陽鬥智的情形:北風自恃風力高強,要太陽向它俯首稱臣,太陽則不甘示弱,於是雙方爭論不休。

正爭著,見前麵有一行人徐徐而來,於是它們相約以行人作為比鬥對象,看誰能使行人脫下衣服就是贏家。

北風搶先出手,它殺氣騰騰,不斷施展其強烈驃悍的雄風,企圖使行人就範。

但隻見行人把衣領愈拉愈緊,雖然難以忍受,但就是不肯鬆手。最後北風眼見其謀不遂,隻好罷手。

接著輪到太陽施展身手,隻見它綻開笑臉,緩緩施展其威力,於是寒氣盡失,光輝普照,這些行人也就極其愉快地將大衣脫下來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北風(權力)雖然令人生畏,但也會使人極力反抗,即使人們敢怒不敢言,但也難叫人心服口服;太陽(魅力)則使人自動疏衣,解除情緒的武裝,而誠心歸順。相形之下,權力顯然無法與魅力一較高下。

徒有權力是不能使領導掌握民心士氣的,而魅力的素養顯然是卓越領導不可或缺的條件,一個優秀的領導必須牢記:不光要善於把握和運用權力,更要善於把握和運用魅力;隻有將權力和魅力兩者結合起來,領導才能實現對部下的真正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