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百官飲至日色沉西,方才辭別。少王回至駕風宮,同孟氏暢飲。少王謝罪曰:“前日迫於君父命,致獲罪於夫人,望夫人海涵。”孟小姐笑曰:“難得郎君甘受一年寂寞。但聞君才學過人,就以中秋月華為題,作七言八韻,以昭陽夜之慶。”忠孝王曰:“夫人見教,隻得獻醜。”就令女婢取文謗四寶過來,作了二首詩。詩曰:
五彩紛披燦絢霞,團圓十五月,中華佳期感應三秋值,樂事歡同一夕賒。瓊露抱餘承炕闌,仙風臨到送香車;廣寒如得門密入,奉使何須八月搓。一瓷明鏡照明妝,可是嫦娥回帝鄉?玉屑飛瓊輝夜靜,羽農協弗奏霓裳。輪遮硬兔留三窟,影射牽牛盼七襄;愧乏高才橫倚馬,和鷗碌環夏琳琅。
旁寫:書奉夫人更正,少華未定稿。
女婢送與夫人觀看,看畢大喜。飲到上燈後,小姐對少華曰:“奴承蘇姐厚恩,請往那邊敬酒。”
忠孝王即到碧駕官,令女婢退出,作揖曰:“下官當年比箭,夫人便知有今日之來後來相府又聚賜席,足感大恩。”蘇氏答曰:“家母多蒙厚待,感恩不盡。”二人同飲,忠孝王親為其斟酒。飲到初更之後,映雪催促曰:“夜已深了,請到孟夫人處安歇罷。”少華辭別曰:“夫人吩附,隻得從命,隻好來晚陪伴夫人。”蘇氏含羞不答。少華回到駕風宮,令女婢退出安歇,閉上房門,欲替小姐脫衣。小姐曰:“各人自便罷。”各自解帶上炕,說不盡枕上風流,被中恩愛。
次早起來,又受百宵慶贅;至晚與蘇映雪成親,第三夜與劉燕玉成親。自此為例,先孟後蘇第日劉。第四早,三位夫人梳妝畢,孟氏領了蘇、劉二女進宮朝見太後。太後喜曰:“忠孝王可謂群花宮主。”本當往王宮朝見皇後,因皇後懷孕,恐怕衝喜,即傳旨賜宴,飲了一番,辭謝回府。
到了第六天。滿門眷屬俱來相會。燕國夫人衛勇娥,並衛勇彪之妻尹蘭台俱來會飲,忙向孟厭拜謝提拔之恩。直飲至日色斜西,眾方辭別回府,一夜無辭。
是早蘇、劉二女梳妝畢,來邀孟氏同往孟府拜會。孟臣即同蘇、劉二人上轎,女婢跟隨,一直來到孟府內堂下轎。韓夫人姑媳迎接上堂,五人團拜坐下。獻茶既畢,韓夫人令女婢備席。五人入席,說些閑話,飲至太陽西墜,方才拜別回府。過了次日,孟氏、劉氏同蘇映雪來到相府,此時梁振磷滿門適亦回府、景夫人姑嫁同康若曲之妻孫氏並乒姨娘靜來相會,景夫人留住同飲。孟小姐曰:“數日之後,當請義父母等同到王府安身,侯兄弟長成,再行教他讀書。孫氏方知小姐乃是重義的奇女,十分感激。當晚三人同在相府安歇,次早方才辭別回歸王府。
孟氏即訪人役,專請康若山回府,移至王府居住。蘇大娘有螟嶺子一,取名叫六奇,同康若山之子元郎年齡相仿,孟小姐親自教他倆讀書,少年俱申進士,後來或為知縣,或為知府,各隨其子赴任。孟小姐念榮蘭辛苦多年,匹配江進喜為妻,江三嫂母子二人喜得美貌女子,又有數萬兩私房銀子,不勝快活。
後武憲王父子具奏道:“老仆呂忠,一生義俠,臨難不變;其子呂福,深通武藝。張氏江三嫂同其子江進喜先救少華脫出火災,後隨劉氏逃走,住尼庵受苦,並無悔心;江進喜深通武藝,運劉奎璧棺樞歸葬,萬裏路途,不辭勞苦,俱求褒封。”帝當下宣召呂福、江進喜考試武藝,呂福改名呂奪元,江進喜改名江永貴,俱封現任都司。忠孝王提攜二人後升總兵。呂忠恩賜三品冠帶榮身,張氏即江三嫂,恩賜四品恭人。帝念孟小姐賢能,欽點忠孝王為內閣大臣,職掌批案,如有疑難案件,好與伊妻孟氏商酌而行。孟小姐不時朝見太後以及皇後。蘇映雪謙恭有禮,梁相滿門俱認為至親,往來絡繹不絕。太後見路祥雲貞節可嘉,令帝納為偏妃;念父無嗣,螟齡一子,接續路家香煙。
孟小姐與蘇氏、劉氏柔性和睦,待下以寬,上下人等無不敬服。孟氏次年生下一子,取名兆駒,才兼文武,娶溫妃之長女嘉善公主,先為附馬,後作丞相。次年又生一子,取名兆鳳,勇力無雙,封為長勝將軍。劉燕玉生下一子,取名兆鱗,隨孟氏學習歧黃醫道極精,蔭襲六部侍郎之職。後孟氏又生一女,取名飛龍郡主,排行第四,因夢赤龍入懷而生,知是鄔必凱元神報怨,按鄔必凱即番元帥也。後蘇氏亦生二子,其一取名兆祥,即第五子,深知算法,放債經營天下,大獲利息,後來蔭襲戶部侍郎;其二取名兆瑞,即第六子,娶梅妃之女興平公主,封為附馬都尉。至於熊浩,屢立奇功,後封乎江王,長子起鳳,乃徐氏所生,後中狀元,次子起屢,係衛氏所生,此子秉性懦弱曆蔭襲平江侯。這部書凡忠孝廉節四大端,無一不備,苟於酒後茶餘,懸為借鏡,未始非懲創人心之一助也。幸勿以小說而棄之,是所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