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王元帥跨海出征 熊先鋒祭寶立績(1 / 3)

卻說酈明堂囑王少甫曰:“劉奎璧存心險惡,爾績通知韋勇達,密把劉奎璧監禁囚車,用布篷遮住頭麵,隱藏軍中!若下舟,即禁在艙內。日食須要照顧,無便有虧。”按王少甫心中恐劉奎璧放出後,知其改名易姓,勢必通知伊父劉捷,劉捷恐皇甫敬父子回朝報怨,必先設計敗其功勞,故不如先下手為強,若不放出,又恐劉捷知風,奏聞天子,坐其欺君逆主之罪;王正在進退兩難,一聞此言,正中心懷,忙間曰:“恩師吩咐極是,但恐國丈知道,奏聞天子,門下就有欺君逆主的大罪。”酈明堂曰:“劉國丈有甚言語,下官為爾抵擋,決不有誤。”王少甫謝曰:“若得恩師如此鼎力,門下便放心行事。”酈明堂答禮曰:“隻管放心行事,下官自有主意。”

王少甫辭別,回歸公館,對熊浩說明前事:“我正慮劉奎璧泄我根底,敗我功勞,不料恩師恰有此言,真是天從人願。”熊浩喜曰:“今當寫書前去,知會韋勇達,方不誤事。”王少甫稱是,遂細細寫了一封信,內言奉旨著韋勇達為右先鋒,速帶部下人馬到登州伺候隨征;並言把劉奎璧囚車遮掩,不可泄漏;至接待欽差,須要加禮厚待,使其回朝善言複旨。即叫李猛,丁宣,各賞路費,將書交代,趕交與韋勇達。李猛等隨帶千糧銀兩,上馬而去。

光陰似箭,早是二月二十一日早朝,少甫辭朝別駕;出朝,又去拜別部恩師。明堂麵囑曰:“得勝之時,即當招不可多殺。”王少甫領命。”

到了次早,便下校場,齊集了六萬人馬。王少甫祭旗;先發下五千人馬,交付熊浩為前部,吩咐沿途務要約束軍木可擾害良民。熊浩領令錘程。王少甫大隊人馬隨後進撥旗蔽日,戈我如林,三軍悉如猛虎,眾將勝為蚊龍,一躥森嚴,萬民喜悅。

李猛自前日起身,二路行來;早到吹台山,來到後寨廳,參見韋勇達,呈上書信。韋勇達看畢大喜,令往後蒙夫人母女。不須奧,母女已到,韋勇達迎接坐下,遂把信呈上。尹夫人母女看畢,大喜曰:“未料聖天子如此寬宏,躊安,小兒又得高中,真是有幸!“李猛、丁宣曰:“不是天子,俱是酈兵部屢次力奏,天子方下毗言。”尹夫人曰:“酈兵部何人,怎肯如此施恩鏟李猛曰:“酈兵部年方十八,人物秀而三元出身,係右本相的令潛學;辨汰謙恭,正直敢言,又拜道,近來救活了皇太後,故朝廷摧井兵部尚書,甚是信任。“夫人讚道:“誰家有福,產此亙古未有之人。”韋勇達即召辦上前,言明招安等情,速速傳令嘍囉,若欲回鄉者,賞銀兩,使他們散去,做些小經紀度日。願投軍征番者,速尉上冊,同往隨征。”眾皆歡喜。內中欲回鄉者有一半,願隨軍亦有一半。過了四五天,哨馬報曰:“小的探得欽差來日讕。“韋勇達忙令張燈結彩,準備筵席伺候。隻有單洪心懷妒忌,思來日出見差官,出其不意,刺死欽差,使其不能投降,在此享用。

到了次日,單洪身藏二柄利刀,尹夫人母女俱到聚義廳。未及巳時,嘍囉報稱欽差將到,韋勇達率領兄弟韋勇彪並十名頭目,來到路口。欽差已到。韋勇達帶同眾人跪接。饒主事心中恐懼,即下馬扶起眾人,慰曰:“請到堂上讀詔。”韋勇達即請欽差大人上馬,自己隨後起身。欽差雖見韋勇達少年俊雅,但部下的形狀都是凶惡,心中十分提防。及來到聚義廳外,尹氏母女跪在門外高聲曰:“犯婦皇甫敬之妻尹氏,率女長華接招來遲,罪該萬死。”饒主事在馬上欠身打拱曰:“夫人、小姐且起,請到聚義廳上開讀詔書。”即刻便下馬,步入廳上,打開詔書。尹氏跪在前,韋勇達同小姐跪在後,韋勇彪同眾頭目挑開香案,讀詔已畢,眾皆謝恩,將詔請到別寨安頓。尹夫人密囑韋勇達道:“孩兒小心禮待欽差。”又向欽差曰:“犯婦母女失陪了,乞大人恕罪。”主事曰:“夫人、小姐請退,不消費心。”尹氏母女於是入內。

欽差坐在上麵,韋勇達坐旁伴吃茶。不多時,酒席俱備,欽差上席坐下,韋勇達在左,韋勇彪在右,眾頭目在下邊,相陪跟隨。欽差的十餘名家丁,嘍囉另席相待。饒主事恭恭敬敬,留心提防,韋勇達兄弟盡獨相敬。酒過數巡,欽差即便辭席,眾頭目苦留曰:“難得大人憲駕到此,理當盡歡,何必過謙。”饒主事遂再坐下,韋勇達先敬了一杯酒。單洪尋思,此時若不下手,更待何時?即立起身來,斟了一杯酒,假意向前曰:“小的奉敬一杯。”饒主事先見單洪在坐下,滿麵殺氣,注視不休,已是懷疑,得見其敬酒,著實提防,立起身來接酒。單洪將酒連杯擲在地上,手扯饒主事右手的袖口,左手在腰間抽出明亮亮的短刀,望饒主事胸腔刺來。饒主事盡力掙脫,翻身逃走。單洪大喝曰:“往哪裏去,我來了!“將身一躍,跳過桌麵,忙來追趕。”眾頭目大驚,欲救不及。隻有韋勇達驚得心神飄蕩,忙躍過桌麵子來,果然手足伶俐,趕到單洪背後,伸出手抓住單洪的後領,把單洪掀翻,仰麵倒地,那時刀早擲在一邊了。韋勇達把腳踏住了單洪的胸脯,撥出寶劍,把他殺死,方上前扯住欽差曰:“大人不必驚慌,那單洪已殺死了。”饒主事嚇得麵如土色,回身作禮曰:“下官乃奉旨前來,未知此人何故行刺?“韋勇達著嘍囉把單洪的屍首帶往山後埋葬,隨請欽差坐下,說明單洪心意:“恐仇人報仇,不願投誠。欲刺大人,以陷小將,今特殺之,以免大人疑心。”饒主事方才明白,自思韋勇達雖是真心歸降,但部下之心難測,倘夜間有甚更變,性命必不能保寧,可早離此地為妥。遂起身辭別曰:“將軍雖是好意相待,但部下人心叵測,下官就此告別;將軍亦免掛懷。”韋勇達曰:“大人說得極是,小將隻得從命。”忙令皇甫長華具一道表章,以謝天恩。長華即便寫就,並代母親具下謝恩的一道表,一並交與欽差,又送了許多金銀彩緞,並厚賞跟隨人役,皆大歡喜。饒主事稱謝了一會,又囑曰:“將軍速往山東合兵,不可遲誤。劉國舅不知要寄信回京否?“韋勇達曰:“再緩三四天,即便起身。劉國舅即要隨征,不必寄書,遂上馬送欽差下山,來到路口分別。韋勇達恐路上有失,並著四名頭目護送,到來日方得回山。饒主事十分感激,分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