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酈明堂見王少甫連中六箭,吩咐曰:“王少甫可留心奪元。”王少甫跪下曰:“務望大人提撥。”酈明堂站起身來說道:“方才說過,何須多禮。”王少甫連稱不敢,忙退下去,暗對熊浩曰:“酈大人真是謙恭下士,令我於心不安。”熊浩曰:“酈兵部本來謙恭,但款待賢弟,恰又格外優看,看來賢弟必定高中。”
到了次早,酈明堂掛牌曉諭,凡有中式者。俱於場尾考試技勇武藝韜略。是晚回府飽餐畢,密對素華曰:“王少甫果是皇甫郎改名。“就把前事說明:“我見他下拜,甚不過意,連那熊浩亦有才貌,必是丈夫的契友,就把他二人高中,怡亦秉公。“素華曰:“小姐如此節義,皇甫郎定奏凱歌,完此良緣。”酈明堂曰:“末知天意若何。“從此起考,早出晚婦。
至初八日,十三省考射已畢,共中一鑄、二箭者三百出十八名;隻有湖廣嶽州府王少甫中六箭;武舉熊浩中三籬;還有廣東廣州府人王豪,年二十四歲,三箭俱中紅心,又蒙古一名馬軍赤英南,年二十三歲,三箭辦中紅心。惟有四人全中,其餘或中二支,或中一支,不一而足。
初九早,三位主考到了校場,忙令全中四人先試技勇,後試武藝。酈明堂令軍士抬過那插帥字旗的石環,這個石環約重六百斤,放在廳前。傳令曰:“若有能扶起石環離地三尺,疾行三步,方為中式。王少甫向前卷起雙袖,把袍角紮在腰帶之內,雙手把石環從地上扶起,插入石環內,喝聲“起”,石環請地三尺有餘,行了六七步,然後放在地上,近前跪下叩頭,麵既不紅,氣又不喘,站在一邊。第二熊浩,上前照王少甫模樣將石扶起,雙手插入環內,離地亦三尺多,行了六七步方才放下,麵亦不紅,氣亦不喘。第三就是赤英南,英南身瘦力微,石環離地亦有三尺多,勉強行了三步,支持不住,隻得放下,滿麵通紅,喘息不定,跪見退下。第四就是王獲,你看他一手把石環扶起;方用雙手穿入石環,喝聲“起”,離地四尺,就柏演武廳前往返行二十餘步,方見力盡;又把石環擲向半空,將肩一躲,那石環約有二文之高,響的一聲墜落地上,陷入地中及半尺。看考的人齊聲喝采:“這好神力!“那王豪豈不歡喜。麵固不紅,氣又不喘,向前下跪。酈明堂暗駭,此人勝過皇甫郎;恐他奪了頭名,即令站起,吩咐曰:“可令王少甫與爾等四名步試武藝,若無馬匹,可把本部院坐騎借用。”
王少甫領命,就在軍器架上取了一支方天哉,下了演武廳李猛帶過馬來,將身一躍,便跨上馬,便開我法,猶如銀龍海,玉矯翻身步及考完哉法、跳下馬來。熊浩取了二支短槍;跳到丁宣的馬上,使開陰陽手的好槍法,一如雙龍戲水,二如穿花;使完槍法,而後下馬。那赤英南自帶坐騎,取了一支槍,槍法恰亦精通,氣卻稍減,不及五、熊二人的英勇。及到王豪,無馬,軍士就把哪兵部的青棕馬借他。王豪取了一七十餘斤重的九耳八環大砍刀,上了馬,好刀法,使得呼呼吶,猶如紡車一般,使完八八六十四路刀法,把雙足一夾,馬奔到演武廳前,下馬把刀仍放架上,向前跪下。確明堂心恐王豪與丈夫爭奪狀元,遂令且退。其餘投軍人等辦先考過技勇,至己牌後,方試武藝。酈明堂將花名冊秉公登記明白。是日武場完畢,酈尚書懸牌曉諭,凡中式人等來早自帶文房四寶,齊到兵“衙門考試韜略。三主考乘馬回府。
到次早,正副總裁齊到兵部衙門。哪尚書迎接出,放炮升堂,點名發給文卷,封好門,出了題目。三大人坐在堂上監察,杜絕懷挾槍代等弊。先是王少甫上前交卷,酈明堂細看,不但韜略精通,更兼字畫端楷,心喜果然文武全才。及至王豪交卷,原來王豪一字不識,竟交白卷。二主考對哪尚書曰:“王豪箭法精通,武芝英勇,惜乎目不識丁。”酈明堂暗喜,狀元穩是皇甫郎高中。
是日,內場考畢,三主考退入後衙參酌等第,令書吏寫榜,把王少甫中了武狀元、熊浩第二,赤英南第三,王豪第四,其餘共取武進士九十六名。
到了次早,一麵掛榜,一麵三主考上殿奏曰:“臣等奉旨選取進士九十六名,謹將中式花名冊呈上禦鑒,並請陛下親自下校場,超選武狀元掛帥。”帝令內監把花名冊收下,著該部懸牌,定於二月十五日早,禦駕下校場超選武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