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對夫婦很幸運地訂到了回老家的車票,上車後發現有位女士正坐在他們的一個座位上,丈夫示意妻子先坐在她旁邊的座位上,而自己卻沒有請那位女士讓座。妻子仔細一看,發現那位女士的右腳有殘疾,這才明白丈夫為何不請她讓出座位。這位先生就這樣從起點一直站到終點,從頭到尾都沒有讓那位女士讓座,也沒有告訴她這個座位是自己的。下車之後,心疼丈夫的妻子說:“讓座是善行,但從頭到尾這麼久,你中途可以請她把座位還給你,換著坐一下嘛。”這位先生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3個小時而已。”
這位先生很幸福,因為他付出了愛心,心中沒有計較自己的得失。如果這位先生始終想著自己,就會抱怨:為什麼偏偏坐在了我的座位上?為什麼那位女士還不下車?我會不會始終站下去?等等。而他想到的卻是那位女士因他而多了一點方便,享受著帶給他人方便的釋然;那位女士是幸福的,因為她遇到了這樣肯於助人的好人;我們也很幸福,因為有這樣善良而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人,世界變得多麼的溫馨、可愛……
替他人著想,是一種博愛,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人生境界。人與人相處,“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食。”能替別人著想,可以使自己的內心空間更加寬闊,贏得人際關係的和諧,還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和處事的藝術。能為他人著想的心是善心,能為他人提供幫助的事是善事,能為他人的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可愛的人。
傳說明朝年間,山西太原人寇準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裏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能借他的權勢來出麵解決此事。寇準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裏捎書隻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寇準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寇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無論鄰裏之間還是同事之間,無論因為各抒己見還是名利所求,如果不容分說、斤斤計較,就會自尋煩惱。為名所累,為利所害,緣於一爭。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每個人的心裏都蘊藏著神奇的力量,稱為“愛心”,調動起來,就會帶給我們特殊的禮物,那就是寬容。生活在今天的社會中,隨時隨地你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不管這些事來自你的親人、你的同事還是陌生之人,而能夠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並非易事。要鍛煉自己,虛懷納諫,從善如流,五湖四海,包容超然。修煉之人有八風考驗,這八風就是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種境界之風。稱,當麵的稱頌;譏,當麵的譏諷;毀,背後的毀謗;譽,背後的讚譽;利,獲得的利益;衰,遭受損害;苦,遭遇痛苦困難;樂,獲得稱心快樂。前四項偏於“名”,後四項偏於“利”。這八種境界或許是人生名利、得失、盛衰、成敗的概括,我們時刻可能迎此逆風,因此千萬不要被飄沒。
編 者 小 評
智者能容:睿智的人胸懷寬廣,大度能容,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看得深、想得開又放得下。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以仁愛之心寬容他人,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寬容更是生存的智慧、幸福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