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放寬肚皮裝氣,咬定牙根吃虧(3)(2 / 3)

胡雪岩的這套商業思想,不但講到了“無息幣”的原則,同時還講到了做到這一原則的基本方法。按胡雪岩的話講就是要“有眼光”,按陶朱公的話講就是要“與時逐”。有眼光就是要觀察,能發現市場行情的變化,心中總要有個大數,統一安排自己的經營。這還不夠,還要善於主動出去活動,以自己的社會活動影響市場行情的變化,使它朝著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當然,一旦能夠開始影響行情,對市場所做出的預期自然會更為準確和可靠。

胡雪岩從劉慶生手裏調動這筆資金時,他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估計到一俟王有齡署理湖州,另一批新款自然源源而來。這也更促使他做出冒險放款的決定。甚至連他自己也沒想到,就在第二天,由於事先曾放款給了調任江蘇藩司的麟桂,麟桂一到任後馬上派人來告訴阜康錢莊,江蘇押往江南大營的協餉全部由阜康來代理。這一來,連劉慶生也感到前一天放款出去是極為正確的。不然的話,這麼多頭寸擺在那裏,真是空落個虛好看了。

陶朱公的積著之理還有一原則,也十分重要。這就是:“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這一段講的是貨物價格與市場供需之間的關係。在需求穩定的情況下貨物價格與供給成反比,所以供給過多,價格就會下跌,反之會上升。價格的漲落有一定限度,上漲到一定程度,必然因需求的飽和而下跌;相反,下跌到一定程度,也必然會出現反彈。所以,“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這是商品交換中的最基本規律。

對於一個商人來說,掌握了這個規律,就能不被市場表麵的繁榮或蕭條所迷惑,而觀時察變,在市場接近飽和時拋出。這時商品越貴,越要及時處置,不能猶豫。反之,在商品價格接近低穀時,要大量購入。拋售和購買,其原則尺度,總結出來就是“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胡雪岩雖然在幼時接受的教育不多,但觀察行情甚精。按照他的總結就是:“世上隨便什麼事,都有兩麵。這一麵占了便宜,那一麵吃虧。做生意更是如此。買賣雙方,一進一出,天生是敵對的。有時候買進便宜,有時候賣出便宜。漲到差不多了,賣出,跌到差不多了,買進。它就是兩麵占便宜。”

與陶朱公的積著之理比較,胡雪岩的這套商業理論又進了兩層。第一,在知貴賤的基礎上指出,做生意的到家之處,就是要利用這一點,兩麵取利,並把它視作“會做生意”和一般的平平庸庸做生意二者之間相區別的一個標準。一般做生意的人,貴取賤出,趨利避害。會做生意的人,如陶朱公,貴出賤取,而在胡雪岩,更要出也獲利,取也沾益。做到了這一點,生意才算做到了家。第二,把生意的兩麵性推及世事,認為世上無論什麼事,都有兩麵。在現實生活中,免不了在這一麵占便宜,在另一麵吃虧。但是在胡雪岩看來,這個“虧”要看你怎麼看。如果是胡雪岩,他會認為現實中吃的虧都是便宜,因為你順便放給別人一個人情,這人情總是有機會可以收回的。

上邊所講,就是商業鼻祖陶朱公的商業理論以及胡雪岩對它們的實際應用。

善假時機,順應天理。

陶朱公一生曆涉商業、政治、軍事、外交諸業,但他並沒有把這些不同的行業混同。相反,他有著驚人的、縝密的頭腦,在從事不同行業時,依據各行業的特點做出不同的結論,而且能夠不受外界幹擾,嚴格地依照自己總結出的規則辦事。

比如,在軍事上,他提出“天時”理論。他說“趨時者如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天予不取,反為之災。贏縮轉化,後將悔之。”就是說,時機到了,就如大火來了要救、敵人逃了要追一樣,要不顧一切地衝上去,心思專注,生怕來不及。抓住了這樣的好機會,就算是應天時了。

假如這麼好的機會來了,你卻不去抓取,錯過了機會,你就會後悔一輩子。這倒還不是主要的,有時候老天爺給了你機會,你卻不要,機會還有可能變為災禍。一念之間,時機過去了,你會為此而後悔。

西方流傳這麼一個故事。說一個人信仰上帝,認為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的。有了災難,上帝自然會來搭救。有一天他掉進了海裏,輪船開過來了,要營救他,他擺擺手,說要等上帝救他。飛機開過來了,要營救他,他還是擺擺手,說要等上帝救他。後來浪打來了一個木板,隻要他手一伸就能夠著,但是他不但不用,幹脆眼一閉,一心等待上帝的救援。結果這個人淹死了。因為這個人非常虔誠,他的靈魂升入了天國。他見到了上帝,抱怨上帝見死不救。上帝說,我給了你那麼多機會,你都不要,還要我怎麼辦?

這就是抓時機的問題。在陶朱公看來,人們一旦看到了時機來臨,一定不可以白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