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錦繡江山萬萬裏 陽關未必無故人3(2 / 3)

“若非長興年間陛下曾大力肅清吏治,眼下之大唐官場,真不知已經糜爛到了何種地步。”蘇禹珪直言不諱,“長興之治,使我大唐能一統九州,而若陛下欲求大唐再現盛世,則需定鼎之治!”

李從璟不說話了,隻是打量著蘇禹珪。

若是換做尋常官員,此時必定如坐針氈,馬上就要下拜謝罪,但蘇禹珪這種人,心頭唯有律法最是神聖,其它的都不能與之相比,所以身如勁鬆,不動如山。

蘇禹珪繼續道:“所謂長治久安,‘長治’才能‘久安’,世間斷無一勞永逸之事。幸有長興之治,眼下大唐才有推行《大唐律》的基礎,若無長興之治,縱然臣將《大唐律》書寫得再如何完善,它也不會有麵世的可能。如今,陛下推行《大唐律》,有重開九天之意,是為天下重塑秩序,此等改天換日之舉,焉能不流血、不流許多血?”

抬起頭,蘇禹珪擲地有聲:“但即便如此,眼下推行《大唐律》,也不會比長興之治流更多血,這都是陛下治理江山之功勞,除此之外,還有邊境大戰提供時機。但若是此事拖延下去,再過十年,天下承平日久,得‘富貴病’的官吏太多,陛下再推行《大唐律》,恐怕就不是流一些權貴的血就能做得到的了。而若是等到數十年後,官場定型,風氣敗壞,官吏、百姓都習慣了腐朽規則,荼毒積澱太深,社稷病入膏肓,一部治世的《大唐律》,恐怕就會成為亂天下的罪魁禍首!到得那時,縱然君主再如何聖明,恐怕都不可能重塑大唐盛世,頂多,得個‘中興之治’的虛名——但這於江山根本又有何益?”

言及於此,蘇禹珪撩袍拜下,“天下秩序,不破不立。自黃巢起事,天下霍亂數十年,正為新秩序之確立,提供了無雙契機,而先帝與陛下之治,又為《大唐律》之推行,奠定了最好的基礎,當此之時,請陛下萬莫遲疑!”

李從璟看著蘇禹珪,沉吟許久,道:“民不犯法,自然也談不上治罪,今你欲求一批尊貴人頭,為《大唐律》立威,可是已經察覺到,有某些權貴有不端之舉?根基正,大廈才正,為正大唐根基,朕何必吝嗇幾顆人頭?說吧,哪些人有犯法之嫌?”

為給《大唐律》立威,蘇禹珪可謂是用心極深,他眼下明明察覺到有人行為不端,觸犯了律法,卻不立即查辦,要的就是等到《大唐律》頒行後,再去以《大唐律》來治他們的罪,如此,既懲治了不法,也為《大唐律》立了威。

蘇禹珪抬起頭,“前工部尚書任圜!”

李從璟愣了愣。

任圜,皇後任婉如之父也。

......

治理國家,尤其是好好的治理國家,比李從璟想象中要難。

最怕的,就是身邊的親近之人掉鏈子,讓自己落入公私不能兼顧的尷尬局麵。

但從古至今,似乎所有有為的君主,都要麵臨這樣的抉擇。

這等時候,與其說考驗君主智慧,不如說考驗君主心性。

......

肅州。

張金來等到後續隊伍跟上之後,便趕至肅州城外的唐軍大營,麵見禁軍主帥孟平,陳述西州回鶻侵犯沙州西界的軍情。吳生已經擺脫了俘虜的命運,原本一門心思想要回靈州的,如今處境安全後,忽然發現這種心情沒當初那般急切了。

左右大軍攻城正順,而且大戰還未結束,吳生便想隨軍繼續征戰,若是能打上一些勝仗立上一些功勳,日後回靈州的時候腰杆也能挺得直些。不用想吳生也知道,若是自己以被解救的俘虜的身份回家,自家父親一定不會有什麼好臉色。

張金來見過孟平之後,回到帳中跟吳生說起戰況,把朔方軍即將到來的消息也告訴了他,這就讓吳生鐵定了等朔方軍到來,而後回歸隊伍繼續征戰的心思。

翌日,張金來與吳生在軍營作別,前者得加緊率隊趕回沙州,傳達孟平對河西戰事的安排,讓歸義軍做好迎戰西州回鶻,和接應王師進入沙、瓜的準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