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1 / 3)

演武院的校場上,一百名學生分為兩都,呈兩個方陣,身披甲胄,手持兵刃,正在演練戰陣衝撞、搏殺。

甲胄不是鐵甲,而是演武院特有的木甲,結構軟硬相合,防護周身,設計靈感出自李從璟的手筆,兵刃也非鐵質,而是木棍長刀。饒是如此,到底演武院的學生半數來自軍中,雄武得很,所以場麵仍舊令人震撼。

李從璟在場邊看了片刻,對身旁的杜千書道:“演武院已經有水師分院,如今要增設一個海事分院,教授學生船艦、航海、海戰、登陸戰方麵的學識,為我大唐艦隊遠征四海做準備。先生我從揚州帶來了些,另外也傳令錢謬從明州征調,除卻船廠的老者,就是常年下海的商賈和船工,他們在海船構造、使用,和出海航行方麵,都是有見識的,你召集人手,盡快編輯教材。”

為大唐組建遠航艦隊的事,李從璟已經跟杜千書說過,是以杜千書並不訝異,隻是道:“民間的人,隻識文事,具體涉及到出海征戰,怕是沒甚麼可教這些學生的。”

海戰這個詞,便是對杜千書來說,也太過陌生。

李從璟對此早有想過,“在遠距離炮火還沒出現的時候,海戰並不複雜,跟水師作戰相差不多,征戰海外國度,無論是島嶼還是陸地,重要的都是登陸作戰這個環節。除卻向水師取經外,就要靠海事分院和艦隊自己去探索。”

想到這,他露出意味深長的目光,“東南流求島,就是最佳練兵場。”

杜千書怔了怔,“殿下準備何時令艦隊出海?”

李從璟對此有粗略打算,但具體還得看諸事的進度,“兩年內若能定金陵,則吳越、閩地差幾可平,三五內年,我大唐的艦隊要在流求登陸。”

說到這,他看向杜千書,“我已傳下教令,讓馬懷遠從江陵水師中抽調精幹銳士三百人,年內就會抵達洛陽,其它學生主要從精通水性的江淮軍中選拔,最遲明年春,海事分院第一批學生就得授課。兩年內,第一批學生要學成畢業,去揚州組建第一支艦隊,而後在東南沿海尋找合適港灣,建立海軍基地。在這期間,第一戰,便是流求!”

流求,便是台灣島。

與杜千書說完海事分院的事,李從璟來到軍備研製處。

今天他要驗看回回炮、土地雷與手-榴彈的實物。

回回炮的結構其實還是投石車,曆史上,宋元襄樊之戰,此物曾大展其威,有“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的記載,當時據守襄樊五六年的宋將呂文煥,由是而懼,降。

說來令人傷感,元能滅宋,此炮立功很大,“古所謂炮,皆以機發石。元初得西域炮......始用火。”製造回回炮的,竟然是回回人,使用此炮定江山的,也不是中原漢族。

“按照殿下的意思,我等‘以火藥為芯,以碎石包裹,密封嚴實’,製成重達兩三百斤的圓形‘炮彈’,再用改良過的投石車拋射,臨陣點燃引線,使‘炮彈’落地而炸,足以毀樓破牆。”徐半仙和劉老將李從璟領到一架回回炮前,如數家珍為李從璟介紹。

李從璟既然改良了火藥,自然不會暴殄天物,炮彈的殺傷力在於一個“炸”字。包裹炸藥的碎石、碎鐵、碎銅被炸開後,在極短的時間裏極速飛行,可是比箭矢有威力多了。

加之回回炮能發射的“炮彈”可達兩三百斤,威力如何,可以想象。

土地雷、手-榴彈,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也都是需要點燃引線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