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教孩子嗎全集7(3 / 3)

為開發兒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塞德茲設計了各式各樣的遊戲。例如,他曾經送給兒子一個小玩具,用橡皮筋作動力並可飛入空中。小塞德茲非常喜歡,馬上就聯想到它與飛機的相似之處。他照著這個玩具仿製了幾個,都能成功地飛起來。小塞德茲正是在這個玩具的啟發下,明白了飛機飛上天的原理,從而開始製作航空模型。

一天,塞德茲給兒子帶回了幾塊眼鏡片,有近視鏡片,也有老花鏡片。小塞德茲對新奇的事物一向感興趣,他把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沒過一會兒就大叫眼花,隻好把鏡片舉到離眼睛較遠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鏡片後的東西。塞德茲任他淘氣,不去管他。當他一隻手拿著近視鏡片,一隻手拿著老花鏡片,一前一後地向遠處看時,他看到了什麼呢?遠處禮拜堂的尖塔突然來到了他眼前。

他高興地大叫:“快來看啊,爸爸,禮拜堂的尖塔就在這裏!”

從此,他懂得了望遠鏡的原理並親手製作了他的第一架望遠鏡。

就是這樣,通過不斷地遊戲和動手玩耍,小塞德茲的潛在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開發。當後來人們稱讚他多麼富有天才時,孰不知,他的天才可以說是“玩”出來的!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父母箴言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麵的發展及其學習成績的高低。父母應當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為他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習慣。

有些孩子很聰明,可是由於上課不專心聽講,說悄悄話,做小動作,在家寫作業時邊做作業邊玩,磨磨蹭蹭,做事情總是有始無終,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從而影響了學習成績。

注意力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學到好多東西,可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渙散,很多有用的信息便無法進入孩子頭腦中。雖然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仍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父母應當給孩子學習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如孩子的屋內應盡量少布置一些圖畫或照片,少給孩子呈現與學習無關的刺激,因為這樣孩子很容易為無關的刺激所吸引。在孩子做作業時,父母應關上屋子的窗簾,不可開電視或收音機,以免打擾孩子。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之間不要說話,因為他們對父母的話會都記在心裏,而對麵前的作業則一點也記不住。

2.明確好任務和目的

如果在窗台上種一盆蒜,孩子不一定會注意它,但如果對他說“這些蒜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你要是看到它長出了綠芽,就趕緊來告訴我”,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注意它。如果這任務是對兩個以上孩子布置的,而且先發現者就是優勝者,或者還能得麵小紅旗,那孩子就會更經常的來察看這盆蒜。為什麼呢?因為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務的願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所以要想使孩子的注意力持久,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麼,甚至強迫他做什麼,而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講明意義,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願望。這樣任務明確,願望強烈,注意力就能持久。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後還想再學,也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一點,但一定不能因為孩子情緒高,就無限增加,那會引起孩子厭倦、疲勞、失去學習的興趣,注意不集中,記憶效果也不好。要在孩子興趣正濃或剛開始降低時及時停止,使其留有餘興,下次還願再學,這樣注意力就能持久不衰。

3.不要隨意地去打擾孩子

當孩子全神貫注地做某件事時,父母不應隨意地去打擾孩子。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正聚精會神地寫作業或玩著搭積木,爸爸走過來問一問吃飽了嗎,一會兒,又走過來讓孩子去喝果汁,又一會兒,媽媽又叫他幫忙去拿樣東西。孩子短短幾分鍾的活動被父母打斷數次,時間一長,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孩子專心做事時,父母最好也坐下來做些安靜的活動,切忌在旁邊走來走去,打擾孩子。

4.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

父母可以利用空餘時間來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尤其是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有條件的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協調能力,讓孩子跳蹦蹦床、走平衡木等,以增加孩子的大腦興奮性,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是由於大腦皮層興奮不起的緣故。

5.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在家庭活動中,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遊戲,比如玩拚圖,搭積木等,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此外,孩子在玩遊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其聚精會神時父母切不可隨意打擾、幹涉,因為此時不斷地幹擾孩子,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而且不利於他養成做事專心致誌的習慣。

6.安排好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

父母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時間不宜太長。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5-7歲的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鍾。7-10歲的孩子20分鍾,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後,應讓孩子放鬆或休息一下。孩子疲勞了就讓他們動一動,喝點水,吃點東西,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孩子坐著一動不動,越是這樣,孩子就越不專心。

打罵孩子收不到好效果

父母箴言

如果被打罵過的孩子果然變老實了,那是因為他小小的心裏充滿了恐懼,而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自己的錯誤所在。這絲毫不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正誤觀念,隻會教會他暴力是一種很好的控製別人的辦法。

有的父母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於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東,他偏要西。存心讓父母生氣。這時,父母更是對他打罵交加,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有首《挨打歌》這樣寫道:

首次挨打戰兢兢,兩次挨打哭不停;

十次挨打眉頭皺,百次挨打骨頭硬;

千次挨打功夫深,酣然微笑入夢中。

可見,父母打孩子是沒有用的,你越打罵,他就變得越倔強,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你的打罵。

打罵孩子多是父母在感情失控時采取的非常教育手段,這種手段刺激程度大,有震懾作用,在短期內具有一定的警誡功能。在中國教育史上家庭教育,私塾教育都曾普遍地使用過這種手段,封建統治者甚至把它延用到公堂上作為懲教手段而被法律化。正因為它有著曆史性、普及性和法律認可性等特點,所以人們往往看不到它的有害性和教育效果的表麵性、短期性,有人錯誤地認為“不打不記”、“不打不成才”等等,事實上,成才也好,建功立業也好,起作用的從根本上講都是打罵之外的有益的教育而不是打罵。他們看到的隻是一種假象。打罵之所以是一種不當的教育方式,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1.其刺激的作用大於教育的作用

孩子做出的心理反應多為畏懼、怨恨、抵觸、對抗或委屈、後悔等,而不是對錯誤的性質、原因、危害的認真剖析,更不能促使孩子進行觸及實質的深沉的反思和自我裁判。恰恰相反,這種刺激所激起的複雜的心理反應常常會栓塞家庭教育的渠道,減損教育的效果。

2.在生理上給孩子造成創傷

有些父母一生氣,劈頭蓋臉地就照孩子打去,打時隻顧解氣,沒輕沒重。用手還嫌不足,甚至抓起身邊的掃把、樹枝、尺子等工具。這些父母常常是心理自製力較差者,故而往往逮哪打哪。孩子認錯或有其他人或事分散了他的注意力還好,打幾下完事,但如果孩子“犯強”,則很可能是越打越氣,越氣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劇就是這麼造成的。

3.會給孩子造成恐懼感

一個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鬧、精神緊張,常常緊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麵帶恐懼表情。原來,他的父親嚇唬他說:“鬧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讓妖怪把你帶走吧!”開始孩子還鬧,當父親的竟裝起了妖怪,把孩子嚇得馬上老實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顯的心理障礙。對孩子而言,神經發育尚不完善,恐嚇或粗暴的態度都會使孩子出現夜驚、過度緊張及恐懼狀態。

4.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不難發現,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比較“強”,父母讓他幹什麼,他偏偏不幹,連挨打時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認為,是因為孩子太擰才挨打,其實,挨打時,別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會不服的,這種不服而產生的反抗便以強的形式表達出來。

5.孩子容易自暴自棄

孩子經常被責罵或挨打,也會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棄。他們本來可以將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幹脆去搞破壞。這些孩子還可能表現出遇事冷漠,行事膽怯等。

6.孩子會有被遺棄感

一些父母在打罵恐嚇孩子之時,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語言,別小看這不經意的氣話,卻可能給孩子心靈上留下較深的創傷。有個孩子見了奶奶後,緊依著不離開,奶奶問:“怎麼了,幹嗎不讓奶奶幹事?”孩子哭兮兮地說:“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是撿來的。”奶奶說:“胡說!怎麼是撿的?”孩子竟然說:“小紅的媽媽不打小紅,說她是親寶寶。媽媽打我,說不要我了。”

由此看來,孩子是打罵不得的,打罵孩子收不到好效果。但有時候必須對孩子強硬一些,有一些方法可以取代打罵,取代打罵的方法如下:

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應堅決反對;

如果孩子在不適當的時候過馬路,要抓緊他;

孩子要賴在公園裏不想離開,就抓住他的胳膊把他拖走;

說明其行為會造成的後果,耐心講明道理;

明確規定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被禁止的;

在禁止做某事時態度要堅決;

要以身作則:如開車時,父母要主動係安全帶;

不要隨意對孩子進行獎勵;

在孩子發脾氣時,要采取不予理睬的辦法,沒人理睬,他隻好作罷;

可以合理磋商某些事情,例如周末可以晚一會兒起床。

對孩子要保持一種彈性期望

父母箴言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給孩子帶來了不必要的壓力,這顯然是不恰當的。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誌,要多了解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有怎樣的設計,可以幫助他們完善,但不要包辦他們的理想。

家長對孩子的未來,一般都懷有預期,並且大多數家長的預期都還很高,期望高的,希望孩子成龍成風,期望低的,至少也希望孩子學好,不能成才也要成人。可以說,對孩子寄予希望,懷有預期,這是為人父母的一種本能,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幸福的人生。家長對孩子的預期或希望在孩子尚在母腹,還未出生時就已經萌生了,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生命,父母們通常懷有美好的希望,有的父母希望生的是個男孩,如果是男孩,又希望這個男孩聰明、健壯,如果是女孩,就希望她美麗而聰慧。等到孩子出生了,父母又希望孩子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好,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從理論上說,每一個孩子的未來都有無限種可能,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前途。有的家長看著當紅的明星、著名的作家、傑出的科學家、成功的企業家等社會精英,眼紅心熱,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長大後也能一夜成名。

但是,希望歸希望,現實歸現實。家長如果對孩子總是抱有期望,這對家長和孩子兩方麵都會有潛在的不利影響,尤其當家長對孩子抱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預期時,其不利影響更大。家長有了“超常”的期望,自然就會給孩子超常的壓力,而這種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就有可能變成超常的“投入”,外加超常的要求。從小就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為孩子提供一流的家庭學習條件,頻繁參加各種輔導班、課外培訓班,還有時髦的衣服,源源不斷的零花錢……就家長這一方來說,孩子如果達不到自己的預期,辜負了自己的希望,家長的投入不能獲得預期回報,會因此而失望、甚至產生絕望情緒,“恨鐵不成鋼”,家長很可能對孩子由愛生恨。就孩子一方來說,家長對孩子的希望、預期,其中攜帶有家長的意誌,而孩子則必須接受這種意誌。這實際上對孩子構成了一種壓力,孩子要實現家長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希望,就需要按大人的想法、意思、要求去做。一般來說,孩子都不願意看到家長失望,當孩子令家長失望以後,家長就算不責備、不打罵孩子,僅僅隻是在孩子麵前表現出傷心、憂愁、失望的情緒,也等於是變相地懲罰孩子,孩子會因此背上不小的精神負擔。現在有不少“問題孩子”,往往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降,擔心考不上名牌大學,總覺得自己對不起家長,因而采取自殺、離家出走等極端方式以求徹底擺脫壓力。實際上“問題孩子”的真正問題不在孩子而在家長自身,因為總是先有“問題家長”,然後才會有“問題孩子”。

不少中學生,每天除了正常的上課外,一周中有三到五個晚上請家教補習功課,每個周末還要參加校內校外的各種培訓班、輔導班的學習。這些孩子的學習壓力相當大,但正如他們所說的:“為了父母的希望,我們隻能這樣拚命學習。”然而,在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他們也背負著難以擺脫的精神負擔:腦子裏的弦隨時都是繃緊的,生怕哪一次考試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無形的壓力讓這些孩子倍感焦慮。

家長對孩子的希望、預期往往都是他們單方麵的想法,有些甚至完全是出於家長的補償心理。比如父母早年渴望上大學卻沒能讀上大學,就希望自己孩子能考上大學,父母以前渴望做官最終卻沒能做上官,於是就把做官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期望孩子長大後能入仕為官,等等。一般說來,家長總是按照自己的理想、預期、希望來培養孩子,要把孩子培養、塑造成“自己想讓他成為的那個人”,這是家長的一種本能,而孩子的本能卻是“要讓自己成為自己”,孩子都有自己的打算,對未來有著自己的向往和憧憬,他不願意被動地接受家長的“打造”,不願像木偶一樣受家長的操縱。這注定了兩者要發生衝突,衝突可能使家長傷心失望,也可能讓孩子受到傷害,並且使親子關係遭到扭曲和破壞。家長希望孩子天資聰明,學習拔尖,但孩子卻顯得不那麼聰明,成績平平,家長會失望;家長希望孩子考上某某名牌大學,結果孩子卻隻能上一般大學,家長也失望;家長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成為社會的精英,結果孩子長大後什麼也不是,家長更會失望。孩子可能令家長失望的地方太多了。隻要家長總是對孩子抱有過高、過多的期望,孩子就幾乎總可以令家長失望、甚至絕望。

為了避免這種結果,最好的辦法是家長不要對孩子懷有預期、不要對孩子抱有任何希望,但這顯然不盡人情,事實上也不可能,因為對孩子懷有希望是家長的一種本能,如果家長對孩子已經不抱任何希望,說明家長已經不再愛孩子了,親子關係也可以說是徹底結束了。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家長仍然對孩子懷有預期,但不是懷有一種剛性的、固定的預期,而是懷有一種變動的、彈性的預期。既然是彈性預期,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當然既可以高,也可以低,可以隨時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對孩子的期望。比如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有預期,期望他的成績在班上能排名前十,但孩子的成績長期隻能徘徊在三四十名,家長如果還固守以前的期望,不僅會加深自己的失望感,還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家長此時就需要調整其預期,比如可以由以前的前十名調整為前三十名,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壓力就會小一些。當然,孩子的學習進步了,排名已經上升至前三十名了,家長又可以再重新調整預期,比如期望孩子下次能進前二十名。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期望值小一些,反而有利於孩子成績的穩步上升,期望太大則壓力太大,反而可能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升反降。

家長對孩子保持彈性預期,還表明家長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和處理問題,更多地照顧到了孩子的意願、想法。孩子的自我預期、對未來的自我設計是主要的,而家長對孩子的預期一般都是邊緣性的、支持性的,家長根據孩子的自我預期來調整自己的預期,而不是把自己的預期強加給孩子,讓孩子為實現這一預期而努力。家長本來希望孩子能進醫科院校學醫,畢業後做醫生,結果卻發現孩子對學醫毫無興趣,對從事新聞工作倒是情有獨鍾,家長此時就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預期,以新的希望來取代舊的希望,自己對孩子的這一希望表示支持,並且重新對之寄予希望,希望孩子能進入大學新聞係就讀,畢業後能在新聞領域做出成績。家長這樣做,既可使自己對孩子始終懷有希望,又不致與孩子發生衝突,對孩子健康成長有利,對融洽親子關係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