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過渡(下)(2 / 2)

於是在多方查詢和搜索下,薑洄終於找到了個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到市中心的書籍博物館去閱讀紙質書籍。然後這些閱讀著積累下來的書就能具現到精神空間中,她到時候再看就可以啦。

所以在等待全息艙到來前的這些日子裏,薑洄都在市中心首環那邊的書籍博物館待著,而且很多時候一待就是一整天。

今天她也出去,但是她今天出去並不是去要去書籍博物館,是打算去參加一節手作機甲體驗課。

這就奇怪了……薑洄現在連全息艙都還沒拿到,除了天上偶爾飛的,這些天也沒有接觸過機甲類的事物。怎麼會突然間就要去參加手作機甲的課程了?這事兒還得從她那天在書籍博物館說起。

書籍博物館並不是圖書館,其實就是博物館。其中收錄了人類星史上許多有名的精選書籍,而且絕大部分都可供人翻閱。

博物館分為主館和子館。

非要說的話,書籍博物館的主館才是人們理解意義上的那種博物館。其中收藏了一批紙質原書,都是博物館在外拍賣回來的絕版書籍。這些書籍原書自然不供人上手翻閱,隻供參觀,然後現場還會有模擬翻閱器供人們翻看。

子館著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那類具有商業性質的區域,如休閑區、販賣周邊的主體商鋪等等,都是直屬於博物館的產業。

另外一部分則是薑洄每次前去的目的地,圖書記錄室。這個記錄室就不僅僅拘泥於主館那些書籍,好有各類書籍,購買版權然後製作成紙質書擺放在圖書記錄室供人查閱。這一部分其實更像是圖書館,隻是這裏需要購買會員才能進入。薑洄為了裏頭的書先辦了一個月的會員看看,如果裏邊的書有用的話就會續費為更長期的。

那天她提早完成“掃描”目標,有些累了,想到這些天都沒去子館的另一邊去看,便轉到過那邊轉轉。

沒想到周邊這一套東西還做到星際來了,可見人類再如何發展也仍是自帶一套規則,很多東西都換湯不換藥,曆經萬萬年都不一定會變。

不過說實在的人家星際高科技製造出來的周邊小物自然比藍星上的工業品要有趣,不過估計對見慣不怪的星際人來說也是智商稅一樣的存在,薑洄就想逛逛看算了。

隔壁有一家評價不錯的點心室,薑洄正打算徒步到那邊去吃點東西,然後被旁邊牆上貼著的巨型海報給吸引了。

上頭繪製了大片外形酷炫形態各異的機甲,一層層累起來疊上去填得整幅宣傳報都是,十分壯觀,隻有中間留下的空位列了兩行大大的標題——手作機甲體驗課,東博集團書籍博物館聯合讚助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