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老者的話,心中暗暗稱奇。此時,林老爺也漸漸清醒過來,看著眾人,又看了看紙條,一臉茫然,似乎對自己所做之事毫無記憶。眾人將事情的始末告知林老爺,林老爺聽後,隻是深深地歎息了一聲。
此事過後,清平鎮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但那狐仙的故事,卻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湖中,在鎮民們的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話說在鎮東頭,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與一座古老的佛寺相鄰而居。家中的庭院裏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每到春日,繁花盛開,香氣四溢。
一日,陽光明媚,家中的幾個孩子正在庭院中玩耍。忽然,佛寺的廊簷上躍下一隻小狐。那小狐毛色火紅,眼睛靈動,煞是可愛。孩子們見了,興奮不已,紛紛圍了上去。幾個調皮的孩子找來繩索,將小狐縶縛起來。小狐在繩索中掙紮著,眼神中滿是驚恐。孩子們卻不以為意,拿著樹枝輕輕地鞭打著小狐,口中還嬉笑不已。可那小狐卻隻是懾伏不動,任孩子們擺弄。
後來,孩子們玩累了,便將小狐放開。小狐並沒有趁機逃走,隻是在庭院中來回走動,絕不出院子半步。家中之人見小狐可憐,便拿來食物喂它。小狐見了食物,小心翼翼地靠近,嗅了嗅,然後才慢慢地吃了起來。若是不與它食物,它也隻是靜靜地趴在角落裏,餓得肚子咕咕叫時,才向人搖尾乞憐,卻從不偷盜。
日子久了,這家人發現,這小狐似乎能聽懂人語。呼喚它時,它會抬起頭,眼睛望著你,像是在回應。指揮它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如將某個東西叼過來,它也能似解人意般照做。於是,這家人都對小狐心生憐愛,常常叮囑家中的兒童,不可再淩虐小狐。
就這樣,小狐在這戶人家中住了下來。每日與孩子們玩耍,與大人們相伴,倒也過得自在。
然而,一個月後的一天,小狐突然蹲坐在庭院中央,作人語道:“我名小香,是鍾樓上狐家婢,偶嬉戲誤事,因汝家兒童頑劣,罰受其蹂躪一月。今限滿當歸,故此告別。”
這家人聽了,心中既驚又不舍。有人問道:“你為何不逃避?”小狐眨了眨眼睛,說道:“主人養育多年,豈有逃避之理?”語訖,小狐作叩額狀,然後翩然越牆而去。
這家人望著小狐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能回神。此時,家中的一位老者想起了一件往事。原來,家中曾經有一個小奴,那小奴在府中多年,一直乖巧聽話。可誰知,有一日,他竟偷偷地將家中一件珍貴的寶物竊走,然後遠遁他鄉。至今,那小奴都下落不明。
乳母李氏將小狐的事情說與眾人聽後,不禁喟然歎道:“此奴乃不及此狐。”眾人皆點頭稱是。
自那以後,這戶人家常常會在閑暇之時,坐在庭院中,望著那佛寺的方向,回憶起小狐在時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