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本就貧寒,全靠那宅子遮風擋雨,如今被羅宇如此刁難,日子愈發困窘。賈父四處奔走,苦苦哀求,卻無人敢得罪羅家這隻地頭蛇。無奈之下,隻得忍痛減值售與羅宇。
羅宇得了賈宅後,心中大喜,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家族更加輝煌的未來。他精心籌備,找來城中最有名的工匠,大興土木。數月之後,賈宅煥然一新,雕梁畫棟,美輪美奐,宛如一座宮殿矗立在城鎮之中。落成之日,羅宇大擺盛筵,邀請親朋好友,想要向眾人展示他的榮耀與成就。祭神祈福之時,他心中滿是得意,以為自己的家族將從此一帆風順。
然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紙錢剛燃之時,忽然狂風大作,那風似有靈智一般,呼嘯而來,卷起紙錢著於梁上。刹那間,烈焰驟發,火勢凶猛,如惡魔張開血盆大口,煙煤如雨點般迸散。眾人驚慌失措,呼喊聲、求救聲亂成一片,仿佛世界末日來臨。眨眼間,新建的房屋寸椽不遺,連羅宇的舊廬亦一同被火海吞噬,曾經的輝煌化作一片廢墟,隻剩下殘垣斷壁在濃煙中訴說著悲哀。
火起之時,眾人紛紛出手相救,有的提水滅火,有的搬運財物,場麵一片混亂。羅宇卻呆立當場,臉色慘白如紙,撫膺阻止眾人,麵露驚恐之色:“方才火光之中,吾恍惚見賈之亡父,滿臉怒容,此乃其怨毒所致,救亦無益。吾悔之莫及。”
待火勢漸息,羅宇仿佛失了魂一般,癱坐在地。良久,他才緩緩起身,心中的悔恨如潮水般洶湧。他趕忙喚來賈子,眼中滿是悔恨與愧疚:“吾錯矣,不該如此行事。”言罷,他當著眾人的麵,將腴田二十畝書券相贈賈子,希望能以此彌補自己的過錯。
自此之後,羅宇似變了個人一般,不再如從前那般貪婪狠厲。他時常周濟窮人,關心鄰裏,廣行善事,仿佛在努力救贖自己曾經犯下的罪孽。歲月悠悠,羅宇最終得以長壽善終。他的故事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為人們口中勸誡後人不可貪婪作惡的典範,時刻警示著人們,善惡終有報,莫要因一時的貪欲而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滄州之地,有一戶樊氏家族。樊家在當地頗有名望,家族中之人皆信奉神靈,虔誠之心猶如那燃燒不息的聖火,令人動容。一日,樊家眾人齊聚一堂,欲行扶乩之術,以求神靈指示,為家族的未來祈福。
扶乩之處,香煙嫋嫋,氣氛神秘而莊重。眾人圍坐一旁,心懷敬畏,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虔誠與期待。一位河工某官偶然路過,聽聞樊家扶乩,心中好奇,便也前來觀看。他本是不信這些神神鬼鬼之事的,但今日卻被這神秘的氛圍所吸引。
隻見那乩筆微微顫動,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操控。片刻之後,竟降下神諭。眾人定睛一看,降乩者竟是關帝。眾人心中大驚,紛紛跪地叩拜,額頭觸地,不敢有絲毫怠慢。關帝顯靈,乩筆大書:“某來前,汝具文懺悔,語多回護,對神尚爾,對人可知。夫誤傷人者過也,回護則惡矣。天道宥過而殛惡,其聽汝巧辯乎!”
河工某官見此,嚇得臉色蒼白,如死灰一般,伏地惕息,冷汗如雨而下,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著。他心中知曉,自己此前曾犯下錯事,雖事後懺悔,卻心存僥幸,言語多有回護,以為能瞞天過海。如今關帝顯靈,點破其惡行,他隻覺靈魂都在顫抖,仿佛被關帝那威嚴的目光看穿了內心深處的黑暗。
自此後,河工某官終日怏怏不樂,仿若失魂落魄。他心中被恐懼與悔恨所占據,夜晚常常噩夢連連,夢中關帝怒目而視,那威嚴的麵容如同一把利刃,直刺他的靈魂,令他從夢中驚醒,冷汗浸濕了被褥。數月後,他便染病不起,身體日漸衰弱,無論家人如何悉心照料,名醫如何診治,皆無效果。最終,他在病痛與恐懼之中離世,而他所懺悔之事究竟為何,卻無人知曉,成為了一個永遠的謎團,隻留下一段令人警醒的傳說在滄州之地流傳,時刻告誡著人們,善惡有報,天理昭昭,切不可心存僥幸,妄圖逃避罪責,否則必將受到上天的嚴懲。